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遭遇不順境之眾生而修慈悲_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佛子行三十七頌》



如文所說意趣,如同珍愛自己的子女而照顧對方,對方不僅沒有任何感恩或回報,反而將我視為有仇的敵人,甚至回報惡劣的身語行為,即使如此,我們的內心也不可因煩惱而捨棄他,仍然必須以慈悲對待,猶如母親珍愛守護重病的子女一般,特別慈悲珍護。要言之,遭遇不知感恩且行害的眾生,仍然以修慈悲、修忍辱之力而對待,更特別慈悲珍護他,如此修行是佛子行。

遭遇這種逆境的當下比較難以修慈悲,但基本上,必須先控制自己切勿造作不如理身語意行為,若不如此,不僅自己造惡業,對方也因此更造惡業。所以,若是處於當下的環境卻無能力面對,首要就是先離開環境,離境之後待內心緩和時,再思惟:「我是追隨釋迦摩尼等諸佛、龍樹與無著等諸菩薩,以及眾上師的弟子,尤其是修學以慈悲為主的大乘法,又是特別依止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慈悲聖尊,所以,我應當依其教授而修整內心,無論他眾生如何惡劣不堪,我也應當秉持慈悲而對待,切勿對他造惡。」如是,首先離開當時環境,使自己的心有機會趨向緩和平靜,心平靜時再修慈悲。

且又思惟:「他並非有自主能力而對我造惡,由於無始以來串習煩惱的緣故,且又無能力控制煩惱,被業及煩惱控制而不自主已經是很可憐了,又因此產行不善行為而造惡業,於將來必須承受重大苦果,這樣的眾生真是非常可憐,所以,我應當以慈悲特別珍護對待,希望他能迅速離開業及煩惱之力所控制的苦。」透由這般思惟而修慈、修悲,特別更加慈悲珍護他,如此修習就是佛子行。

此中,為何需要特別對他修慈悲,理由何在?他對我或其他眾生造惡都是必須承受將來的惡果,但是,我對他是特別珍護之具恩者,他對具恩者造惡,將會感得更重大的惡果,所以,我更應當悲憫他。此如論中所說意趣,造惡的對象是具恩者,所造惡業更為重大。

又說,由於我們太珍愛自己的緣故,對於別人的不適當言語、不悅臉色等等,立刻就會產生排斥與反抗,例如,一句不悅耳的言詞就能使我們心情惡劣,甚至瞋恨惱怒;然而,若是將珍愛自己的立場轉換為珍愛他眾生,那麼,就不會認為他眾生的不善行為非常傷害我,因為,我們的觀念是珍愛他眾生。

再者,又如文所說意趣,無論任何一方面與我同等,或是比我微劣的他眾生,他心懷驕傲高慢的推動而屢屢欺辱我、凌遲我,但對我而言,他是非常珍貴的,因為,他是我修忍辱的對象,因此,應當如文所說,我仍猶如恭敬善知識或上師一般,恆常將頭頂置於他的足下而敬重他,如此修行是佛子行。

此中,何以猶如敬重善知識?首先說,何謂善知識?由彼指導力而能使心續產生善功德者,就是善知識。簡言之,就是善方面的指導老師。此如《菩提道次第廣論》說「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其中以「善」字表顯攸關修行上的道,如是,善知識就是:產生諸道功德之根本來源的指導者。以此處本文所說,因為是,由他眾生之力而增長修忍辱的功德,所以,他眾生就如同善知識一般,他眾生使我增長善功德,因此,應當視為善知識而敬重。修行上,我們唯有依靠逆境才能增長忍辱的功德,以對象是眾生而言,唯有依靠怨仇的眾生才有機會修習忍辱、才有機會增長忍辱的功德,因此,從「增長忍辱功德的來源」來說,怨仇的眾生就如同具恩善知識一般,故應當敬重以對待。

遭遇不順境的時候,當下很難以平靜的內心去面對,但是,離開境界之後內心緩和時,應當思惟:修忍辱的利益是如何?不修忍辱的過患是如何?觀察比較之下,使自己非常歡喜修忍辱。又想,雖然當下內心已對他產生瞋,但是,幸好尚未造出身與語的不如理行為,然而,我確實已對他產生煩惱,所以應當懺悔,因為,真正的忍辱是於對象上不生瞋等煩惱。

過去尚未修學佛法之前,一旦遭遇不悅意境,立刻就以不如理身語意行為去對待,幸好我現在已經不如同從前一般,感恩三寶與上師的加持,我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語行為。日後,隨著修學而更了解佛法中各種義理,更深入理解業果道理而能深信業因果,由於心量增廣且具智慧力,修忍辱的功德也逐漸增盛,已能對眾生經常心懷感恩,若是如此,不論遇到任何一位眾生,你的內心都會感受到彼此的關係是親切緊密,由於你的內心是如此感受,自然就不會對眾生產生對立、排斥、生氣的觀感。

又說,由於經常依教理去串習,雖於遭遇逆境時產生不悅意的感受,但是,已經有能力控制身、語的不如理行為,事實上,這就是修學佛法的真正加持,這就是佛菩薩與上師的加持。所謂加持,意謂「增加」與「改變」,換言之就是「獲得改變的力量」。由學習而增加智慧,並由智慧改變內心,如此就是加持。比如,透由修學慈悲義理而增長智慧,並由彼智慧而改變內心,這就是真正加持。比如,將寶瓶置於你的頭頂加持,當下你自認為內心平靜,但是,離開之後仍然經常生起煩惱,那麼,到底是否得到加持呢?這真的很難論定。

再者,從另一角度來說,他人會以驕慢而輕視欺凌我們,相對的,或許是因為我們具足某種善功德,比如某種優秀的才華或能力,所以,他才會不能忍受而產生不如理的行為。因此,我們更應當對他發起慈悲,希望他也能擁有這種善功德,轉換彼此的立場、體會他的感受而去修慈悲。

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5日 星期三

略說修菩薩行_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佛子行三十七頌》



菩薩修行,其目的就是利益眾生,也就是說,菩薩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修行。以利益眾生而言,最圓滿者就是佛。如是,為了獲得佛果位的緣故,所以必須修菩薩道。又,菩薩道可分為「見」與「行」二分,「行」主要是修菩提心,「見」主要是通達空性之智,雙修彼二分__菩提心、空性見,也就是彼二分互為助伴而修,才能證得究竟圓滿之佛果位。佛果位,就是修菩薩道之最終目的。

修菩薩行,就是修菩提心所攝之行;但是,產生菩提心之前必須先產生大慈悲,未產生大慈悲則必定無能產生菩提心,此一次第是決定。又,大悲是救拔一切有情離苦,因此,產生大悲之前必須先了解輪迴苦。又,為了認識輪迴苦,就必須了解業因果道理。業因果道理,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下士道所說「三惡趣之業因果」與「人天善趣之業因果」,以及,中士道所說「輪迴之流轉因果」與「解脫之還滅因果」,以下士道及中士道所說業因果之理,而能了解輪迴、輪迴苦。此處主要是說,若是不了解業因果,則必定無能了解行苦,既不了解行苦,則不僅無能生起出離心,也無能生起大慈大悲,也必定無能生起菩提心,則根本就談不上修菩薩行。

《菩提道次第廣論》下士道中所說的業因果,是以闡釋惡因與惡果為主,探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於煩惱推動而造惡業,由了解此等業因果道理而趣入造善、遮止造惡。但是,未具出離心或菩提心而造善,也就是說,不是以出離心或菩提心為動機而造善,所造雖是善業,然而卻是輪迴的因,雖不投生三惡趣,卻仍是輪迴之人天。況且,並非每一時處人天皆有佛法,若是投生無佛法之時處也是枉然,更何況,能夠修學源自那蘭陀清淨教法,也是人天中極少數具福者,即使以觀音菩薩之淨土藏地的人民而言,真正修學那蘭陀清淨教法、龍樹等菩薩的密義也是極為少數,所以,我們應當珍惜把握這樣修學的因緣。

又,斷除輪迴苦,並非如同割除外在身體上的腫瘤,輪迴苦是存在於有情相續中的法,主要是存在於心續中,它並不是外在的法。總的來說,由業及煩惱之力所控制,就是輪迴苦。輪迴苦可分為:苦苦、壞苦、行苦。前二種苦是粗分而比較容易了解,後一種苦則是細分而不易認識。所謂「救拔一切有情離苦」,此中的「苦」是行苦,並非苦苦與壞苦。行苦是:業及煩惱之力所控制的有漏蘊體。或說為:業及煩惱所控制之輪迴者相續中的有漏法。此中,「有漏」意謂,由業及煩惱所控制,故是有漏;「蘊體」意謂行蘊(五蘊中的行蘊)。例如,我們的心、我們的身體皆是有漏,因為是業及煩惱所控制。又如,我們的樂受、苦受之根本來源是行苦,因為我們的身體是行苦所攝,由於這個身體才有樂受與苦受之改變。以我們來說,由業及煩惱控制心,心則控制身語意行為,反向來說,身語意之行被心所控制,心則被煩惱所控制,煩惱則被業所控制,然而,業及煩惱是無始以來相續至今,所以,其力極為強大、迅速現行,一旦現行就使我們喪失正確思惟的能力,於是產生不如理的身語意惡行,然後承受惡果。總之,由業及煩惱之力所控制就是行苦,這是我們必須認識的。

由此引申而說,即使上師將金剛手放在你的頭頂上,跟你說障礙都已消除、可以安心睡覺,當下你的心可能比較平靜,回去也能安穩好好睡覺,但是,過幾天之後依然現行煩惱。當下沒有遇到起貪等煩惱的對境,你的內心自覺很平靜,似乎都沒有煩惱了,過幾天之後,遇到不悅意境就立刻現行煩惱。那麼,所謂金剛手放在你的頭頂上加持,終究有什麼效果?這就是一種迷信!真正具因緣之不共上師與弟子,如馬爾巴大師與密勒日巴尊者,由於過去世多劫的師徒因緣,當世聽聞上師一句教授就能生起諸種功德,這並不是一世的因緣而已。由此可知,傳承上師座前每一位弟子都是這種因緣福德,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是我們這種情形,因此,我們還是必須努力學習及思考、串習。又,修行上改變內心是非常困難,不可能立刻全然轉變為好,但是,經過長時一年乃至四年的串習之後,再比較於當初學習時,自己的觀念及行為已經改善很多,當下就應當憶念三寶及上師的恩德,感謝法友的支持與提醒,使我有成長改善。

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佛子行三十七頌》

摘錄_倉忠仁波切教授《心經》



經文:

 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咒,真實不虛,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得雅他,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桑噶得,菩提梭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習深妙般若波羅蜜多。

釋文:

中文上的「咒」字,以藏文而言則是སྔགས,意謂「救度意」,也就是說,依靠咒的力量而能救度意,換言之,透由咒文字的力量而救度意。所以,以救度意而言,通達空性之智慧也是一種真正的咒,因為,依止通達空性之般若並且串習,就能救度我們的內心。如是,此處經文,是以「將通達空性之智慧取名為咒」的角度而闡述。

何以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咒」?因為,透由通達空性之智而能圓滿所希求之事(自利圓滿、利他圓滿之佛果),故是「般若波羅蜜多咒」。

「是大明咒」,因為透由通達空性之智而能斷除無明,故稱大明咒。

「是無上咒」,因為是緣三輪(能作、所作、所作事)之空性的修行,故是無上。要言之,通達空性之智慧是諸種智慧中之無上者。

「是無等等咒」,以世俗的角度而言,輪迴與涅槃是不平等,如文「無等」;以空性的角度而言,輪迴與涅槃則是平等,如文「等」。換言之,「無等」意謂輪迴、涅槃於世俗為不平等;「等」意謂輪迴、涅槃於空性為平等。如是,「無等等咒」意謂,通達輪迴與涅槃之空性的智慧,彼智慧名為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咒」,透由菩提心所攝通達空性智慧之修行而證得佛果,如此才能救度一切眾生的苦,所以,彼通達空性之智慧,乃是能除一切苦之咒。

「真實不虛」意謂,空性是真實究竟不虛假,相對的,修習真實空性之智慧也是真實不虛,且彼智慧也是自性成立空。或是說,空性是真實不虛假,因此,緣真實不虛之空性而修,也是真實不虛,且是自性空。

再者,如文「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得雅他,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桑噶得,菩提梭哈。」將此具力(具救度力)之現證空性智慧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咒曰」,並以咒名之詞句而說:「嗡,得雅他,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桑噶得,菩提梭哈。」如前經文,已闡明通達空性之智慧的諸種功德,其後於此闡明依於通達空性之智慧而成就佛地,如是「噶得噶得…」,意謂依於通達空性之智慧而去彼岸,也就是去佛地。

一般而言,咒文的起首是「嗡」,以此代表身語意;結文則是「梭哈」,意謂堅固不退。「得雅他」意謂就是如此,就是依於通達空性之智慧而進入大乘各道。「噶得」意謂了解、通達。以資糧道與加行道而言,乃是通達空性之比量(屬是分別知),透由顯現義共相而通達空性。以見道以上而言,則是通達空性之現量,並非分別知。

「噶得噶得」的意趣就是「去吧!去吧!」第一個「噶得」意謂,依於緣空性之智慧功德而去到大乘資糧道。第二個「噶得」意謂,依於緣空性之智慧功德而去到大乘加行道。

「巴拉噶得」意謂,依於現證空性之智慧功德而去到大乘見道。此中,「巴拉」意謂深奧、真實究竟,以此顯示現證空性,並非如資糧道與加行道是分別。見道與修道之現證空性智慧,乃是深奧且真實究竟,因為無義共相而直接緣及空性,如是,故有「巴拉」一詞。

「巴拉桑噶得」意謂,依於現證空性之智慧功德而去到大乘修道。此中,「桑」意謂正確無誤,以此顯示現證空性且即將圓滿功德。

「菩提梭哈」意謂,依於現證空性之智慧而去到大乘無學道__具斷證功德究竟圓滿之菩提。此中,「梭哈」意謂堅固不退。

十地菩薩最後剎那之入定空性根本智,無能緣及世俗諦,因為還未完全斷除所知障,其後一剎那斷除最極細分障礙,入定空性根本智中亦堪能緣及世俗諦,當下就是成佛,也就是成辦同時現證二諦相之一切相智,或稱遍智。遍智的「遍」,意謂含遍世俗諦與勝義諦。

又,如文「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習深妙般若波羅蜜多」。以上是闡明利根菩薩修行五道的次第、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主要是闡述通達空性之般若的功德,且總攝為一咒「嗡,得雅他,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桑噶得,菩提梭哈」而顯示利根菩薩修行之五道次第。此處並不如同前面經文,闡述修習色、受等諸種法上空性,因為,利根菩薩,但隨宣說某一法上的空性,就能應理推論而斷除所斷。又此中,利根菩薩雖有依於他利正因與自利正因,但是,主要是依靠自利正因(意謂由自己辨析推論之力)而通達空性。

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心經》

如何修習而產生菩提心之關要



如何修習而產生菩提心之關要

以般若智慧的角度來說,由見二種我執所引生的輪迴過患,而唯希求自我解脫者,就是聲聞緣覺的種性者。由見輪迴眾生二種我執所引生的輪迴過患,而引生欲利一切眾生之大慈悲,故希求成辦佛果位,就是大乘種性者。如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緣自相續修輪迴苦是修出離心,緣他相續身修輪迴苦是修悲。所以,能否修成出離心、修成大悲,關鍵在於是否真正了解輪迴苦的存在,這是非常重要。以簡單的比喻來說,我們生病時感受到不舒服、不喜歡這個痛苦,於是去尋求醫生的救治,這時候只是希望離開生病的痛苦而已,並未產生我一定要離開病苦之決心,當醫生診查之後斷定吃某一種藥就會痊癒,這時候就能產生我一定要離開病苦之決心。猶如此譬喻,必要先認識自己相續中的輪迴苦是存在,才能進而感受到他眾生的輪迴苦,如果於自相續的輪迴苦無絲毫感受,或許能產生類似的大悲,雖說這種心也是很好,但並不是真正的大悲,必定也不堅固。

又如,闡述菩提道次第的諸多釋論中說其修習次第,先緣自己相續修輪迴苦,其後再緣親愛者而修,其後再緣中庸者而修,其後再緣怨敵者而修,最後緣一切有情而修,如是次第。何以故?因為,若是直接緣一切有情而修,雖然也可能生起,但是必定不堅固。比如,遭遇不喜歡的人又被他傷害,就無能對他生起慈悲;但是,按照次第而修就能產生具量的悲,即使遭遇到不喜歡的人,甚至被他傷害,也不會對他生起瞋,而是對他身陷輪迴苦於心不忍,希望他能離開輪迴苦。

如是修習,對於一般世俗生活也是必然有幫助。先於自己的相續中認識輪迴苦,其後再了解親眷也是如此,如前說次第而修,若能如此,生活上絕對能夠和平快樂。比如,一個家庭中的長輩若是慈悲,晚輩自然就會容易快樂,相反的,長輩若是經常生氣、怒罵等等,家庭中的成員就會經常內心不平靜、不歡喜,每天就想趕快吃完飯早一點出門在外。所以,各位可以緣自己的家人修慈悲,比如,身為太太的人,就緣自己的先生修慈悲,身為先生的人,就緣自己的太太修慈悲,或是緣自己的孩子而修慈悲。總之,必須按照《菩提道次第廣論》所說的次第而修才能產生堅固具量的慈悲。

如前說,必須了解輪迴苦的存在,而輪迴苦之中最主要者,就是「行苦」。所謂行苦,就是「業及煩惱之力所控制的有漏蘊體」,也可稱為輪迴。又,行苦或稱為「遍行苦」,意謂彼苦周遍非想非非想天乃至金剛地獄之處。要言之,從非想非非想天乃至金剛地獄皆是業與煩惱之力所控制。又,可理解為「周遍是苦」或「全部是苦」,因為,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的有漏蘊,周遍是苦、全部是苦。行苦的事例,例如我們的身體,它是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的,故是有漏。只要我們擁有這個身體,那麼,時時刻刻就是有苦,今天感覺舒服,明天卻不舒服,明天感覺舒服,後天也會不舒服,因為,它本身就是產生苦苦與壞苦的根本所依,它的本質就是苦,即使不想要痛苦,卻絕對會有苦,即便產生一個快樂,當這個快樂消滅時就立刻成為苦,因為,它所依的基本就是有漏、就是苦。

總之,主要是需要了解,若是由業及煩惱所控制,則其體性必定是苦;又,需要清楚此一次第__必須了解行苦才能產生出離心,若未產生出離心則必定無能產生大慈悲,若無大慈悲則必定無能產生菩提心,也就必定無能成佛。所以,堪能修菩提心之因,就是下士道與中士道的內涵,這就是修菩提心的前加行。透由修彼前加行,而能進一步修菩提心,真正生起菩提心就是進入大乘資糧道,若以修道而言,則必須助伴以通達空性之智慧。又,大乘種性利根修行者,先產生通達空性之智慧,再以生起大慈悲、菩提心而進入大乘資糧道,成為大乘利根菩薩。

摘錄自_倉忠仁波教授《心經》_「前言」中的一部分

2018年3月3日 星期六

瞋、無瞋,彼二是直接正相違,無瞋是直接對治瞋。



瞋、無瞋,彼二是直接正相違,無瞋是直接對治瞋。由於無瞋的不共作用能減損瞋,因為不對眾生產生瞋,故能增長慈與忍辱之力,所以,慈與忍辱必定是無瞋,如是,無瞋是慈之體性的心所。對於眾生的惡行雖不予以報復,然而內心卻是瞋恨,這並不是忍辱;真正的忍辱是緣彼眾生而無瞋,並由無瞋而能增長慈,由慈力而能增強忍辱,由是而言,無瞋是忍辱的所依。相反的,由於瞋對有情生起欲行損惱、殺縛等傷害,是故,由毀壞

修慈悲內心是平靜且不散亂,長久慈悲之人,無論遇到任何眾生皆能將其視為親眷,當下親切的內心並沒有欲行傷害的念頭。由於我們心續中的慈悲極為微弱,因此,很容易就會產生傷害眾生的行為;反之,心續中的慈悲之力若是極為猛烈,自然就會敬重珍愛眾生。誠如至尊觀音上師說:「無論我見到一位總統或乞丐,對我而言他們是一樣的,因為,我是人、他們也是人,凡是人們都想要離苦得樂,以此而言,我們無任何差別皆是相同,因此,唯有真誠對待每一個人,並不需要是否善待之差別,所以,我很容易就能交到朋友。一般人從事政治或作生意,企圖謀取利益而巧言令色,並非以真誠的內心為動機,這就如同演戲一般,因此,表面上相似交到朋友,其實並非真正的朋友。」這並不是上師任意妄說的,以經論的闡述而觀察這些內容,由修習慈悲之力能使內心平靜、視眾生為親眷且敬重珍愛,這些都是存在的;但是,為何我們沒有這些感受?因為心續中沒有強烈的慈悲。慈悲、菩提心濃厚的修行者,若是聽到慈悲、菩提心的教授與功德,或是聽到佛、菩薩的功德,就會產生無以言表的感受而自然流淚,這是由內心的推動而表徵行相於外。

總之,我們必須致力於修慈悲與菩提心,不僅能帶來內心的平靜,且是廣增福德之最殊勝方便,別無其他更方便的法門,若有能力則必須更修見解之智慧分,雙修福德與智慧才能成辦諸種功德。

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心類學顯要》

2018年1月13日 星期六

倉忠仁波切___《佛教四部宗義略釋》暨《佛教四部宗義見解明釋》之套裝書





    
造作《佛教四部宗義略釋》緣起主要目的、傳承

當初安駐於印度達蘭薩拉時,由於藏族青年學眾的祈請:學習上需要精簡的佛教內道宗義書。因此,我開始著手於撰寫《佛教四部宗義略釋》,乃至後續於安駐台灣期間完成著述以及翻譯為中文。其中,最重要的緣故是,觀音上師尊者曾經教示:「傳授佛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其中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基本法是二諦,由二諦而開展出四聖諦,由四聖諦而開展出皈依三寶、證獲解脫、證獲無上菩提——以如此的次第傳授佛法、認識佛法,這是極為重要!所以,修學佛法應當先了解宗義之見解,透由學習佛教四部宗派見解,我們才能明確建立佛法教義的見解,包含正確理解佛法、區判外道與內道、是否為佛教徒等等。」我將上師的教示銘記於心,於是以清淨動機而進行著作《佛教四部宗義略釋》。

著作《佛教四部宗義略釋》之主要目的——傳續源自那爛陀寺的清淨無垢佛法。再者,我們能夠真正了解佛法,必定是建立於具備了解佛教宗義的基礎上,不僅能正確理解修行所希求的增上生與究竟勝之果,並且能對佛法產生堅固的清淨信心,也能遮除因不了解佛法宗義之差別而有的障礙。主要是,對於龍樹菩薩父子、無著菩薩等諸位那爛陀寺大師所造的論典,容易獲得正確的理解。如是,因為了解佛教四部宗義對於修學佛法有極大助益,並且,為了成辦自我修學、利他事業之諸種大義利,因此緣故,著作此《佛教四部宗義略釋》。

我個人總集相關論述的綱要,並且特別顧及初學者的學習方便,而撰寫《佛教四部宗義略釋》。已經熟習五部大論的學者並不需要學習此書,因為直接透由五部大論就能了解其中。又,宗喀巴大師依據《菩提道炬論》而造《菩提道次第廣論》,但以《菩提道次第廣論》而言,則是從宗喀巴大師開始傳承相續,這一點絲毫不相違;如同此般,此《佛教四部宗義略釋》並非沒有傳承,法義上是源自過去大師的傳承,但僅以詞句而言,則是從我開始傳承相續,因為是我個人的著述。

          出版《佛教四部宗義見解明釋》之緣起、希願

先前安駐於印度達蘭薩拉期間著手於著作《佛教四部宗義略釋》,之後於安駐台灣期間完成著述以及翻譯為中文。由於見到世界各地的華人學眾日漸增加,我個人非常希望對於他們有所幫助,因此開始以華語教授該著述的內涵。從數次的實際教授經驗中得知,這些教授的內容對於初學者多有利益,於是座前弟子發心將其彙整成文字,隨後因緣具足而形成《佛教四部宗義見解明釋》一書。該書是闡釋我的著作《佛教四部宗義略釋》,主要是闡明內道四部宗派見解,也包含說明《攝類學》與《心類學》的部分內容,以及略說「地道」的相關內涵。我由衷希望《佛教四部宗義略釋》《佛教四部宗義見解明釋》能利益諸多有緣具善大眾,因此,我祈願——每一位學習者皆能利益更多的眾生;這也是我著作及教授乃至出版書物的主要目的,我們一起努力!

本書中若有任何偏差或失誤,懇請諸智者不吝提出指正,我個人也必定殷重懺悔改過。又,隨喜諸有緣大眾出資護持,以及對於我個人著述的任何善行,並於此表達至誠感謝之意。

特別祈願——著作、教授、彙整文字、聞思修輾轉流通等等,各種與此書有關的功德,迴向觀音上師身壽安康、蓮足堅住、常轉法輪,我等諸眾生生世世不離攝受,依止觀音上師修行佛法、利益一切有情,所造諸善悉皆成為迅速成佛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