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眼.......



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界,亦無意識界。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無集、無滅、無道,無智,無得,亦無無得。
此段經文闡明,鈍根菩薩於修道所修證空性。
首先說明,觀察彼法是否自性成立,就是觀擇空性之智慧,這是超出世間抉擇之觀察真實義的認知,其於對境上觀察而無任何所得,若有尋得絲毫所得義,則彼法就是自性成立而存在。
承上再說,經文說「空中無色」,此中「空中」意謂於現證空性智之中,或說為,通達空性之智面上。「空中無色」的意義就是:入定空性根本智中、現證空性之智面上唯存在空性,並不存在色。假設性反向推論,入定空性根本智的面上並不存在色,若是存在,彼色則必定自性成立而存在,則成空性所破。如是,主要是必須理解:現證色上空性之智面上不存在色,就是色的空性——由此而說「空中無色」。如是道理,類推無受、無想、無行‥…。
如是,如經文所說,修道入定空性根本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顯現五蘊任一。以及,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顯現六根任一;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顯現六處任一,到此闡明十二界皆是自性成立空;以及,無眼界,乃至無意界,亦無意識界——到此闡明十八界皆是無自性成立。如是,先說五蘊各自之空性,其後,再說根、境、識等共十八界之空性。總之,五蘊任一、十二處任一,或十八界任一皆是自性成立空。
或者,以一切相智為例而說明,一切相智可分為如所有性智、盡所有性智,前者是通達空性,後者是通達世俗諦,其中,如所有性智的面上不顯現世俗諦,假設有顯現世俗諦,彼智必定不是如所有性智,而是盡所有性智。類似道理,現證空性之智的面上並不存在世俗諦,故是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眼…等。
如經文「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闡明十二因緣任一皆是無自性成立。因為,入定空性根本智面上唯有空性,並不存在十二因緣任一,故是無自性成立。如「無無明」意謂,入定空性根本智面上並不存在無明,故無明是自性成立空。如是類推,無無明盡,無老死,無老死盡,道理皆是相同。又,此中「無無明」及「乃至無老死」,意謂「十二因緣順次第之流轉輪迴」自性成立空;「無無明盡」及「亦無老死盡」,則是意謂「十二因緣逆次第之還滅解脫」自性成立空。其中以「盡」字而顯示差別。
「無苦、無集、無滅、無道」是闡明見道所緣境上空性。見道八忍與八智的所緣境是苦、諦、滅、道四聖諦,如是,「無苦」意謂無自性成立之苦諦。如此類推,集、滅、道等皆是自性成立空。
無智」意謂,無自性成立之智。此中「智」意謂諸道,諸道屬是智。例如,緣四聖諦之認知、緣四聖諦之道、見道八忍、見道八智等等,諸智是自性成立空。
「無得」意謂,無自性成立之得。因為,得是自性成立空,故是無得。得屬是世俗諦,彼於入定空性根本智中並不存在,故是無得。例如,得暇滿人身,彼得是存在,但是,彼得於入定空性根智中並不存在,故是無得。又如,得佛之十力功德,彼得是存在,然而彼得自性成立空,故是無得。
「亦無無得」意謂,也沒有自性成立之無得。「無得」自法是存在、世俗諦,然而,彼於入定空性根本智中並不存在,故是無無得。要言之,無得是自性成立空。例如,無得十力功德,彼無得是存在,然而並非自性成立,故是無無得——自性成立之無得。
另外,引申略說:以如來藏而表詮空性,如來藏意謂自性(心之空性)、佛性——
何謂「如來」?「如」意謂空性。「如來」是佛的名稱。「藏」意謂寶藏,意指心之空性。心之空性是如來藏,何以故?因為,由彼空性寶藏而能引生眾多果位功德,如是取名如來藏。以顯教而言,如來藏是心之空性,也就是佛性;以密續而言,從有境的角度將光明心名為如來藏,如來藏就是光明心,如《寶鬘論》中所說。
眾生相續中的「心之空性」是如來藏,因為,由修彼空性而能證佛果位。如前說,從入資糧道修空性而最終成辦佛果位,於現證空性中證得佛果時,唯是入定空性,所以,諸法是空性中化現且是融入空性中,故是如來如去。又,從另一角度理解,佛度化眾生時所化現的法,乃是因應所化機之因緣而於空性中化現,故是如來;其後,彼化現也是融入空性中,故是如去,如是,如來如去。以此而言,所謂「空中」就是空性中化現與融入。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亦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亦不異色,是故,受、想、行、識,亦復皆空。

如前經文,先以「觀察五蘊皆亦自性成立空」扼要回答,此處經文則是開始廣義宣說。五蘊之中,首先闡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後再說,受、想、行、識等也是如此道理。
為何以此次第而宣說?五蘊之中,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色蘊,因此,先以色蘊為例而說空性。以我們的實際經驗而言,首先是緣到色,眼知見色處、耳知聽聲處、鼻知聞香處、舌知嚐味處、身知緣及觸處等等;隨後就產生受,如樂受、苦受、捨受等;隨後產生想,想要悅意的,想捨棄不悅意的;再由想的推動而出現行為,並且於能行之補特伽羅(補特伽羅具六識)上執取自性成立之我。這是總的來說。這種次第是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隨時經常發生著。所以,經文中先行表述色之空性,然後再說受想等等也是如此,這是有其特別意義。
例如,我們眼知見某一色處,內心隨即產生「哇~好漂亮」之觀感,或如,身體觸及某一觸處,內心隨即產生「不舒服、不悅意」或「好舒服、很悅意」之感受,這就是由色而有受、想等;然後,為了得到悅意境、避離不悅意境而產生行為,且由非理作意而將我(補特伽羅具六識)增益為自性成立。
如經文「色即是空……」,此中「空」的內義是「中性」,意謂「『離常斷二邊』之中性」。如比照前文所說「五蘊自性皆亦自性空」,就是「自性成立空」的意義。
何謂斷邊、常邊?斷邊、常邊是從「境」方面建立。斷邊執、常邊執則是從「具境」(或稱:有境)方面建立。斷邊執屬是損減執,將存在損減為不是存在將有損減為無。常邊執屬是增益執,將不存在增益為存在將無增加為有。例如,無業果是斷邊,執無業果之顛倒知(無業果之執)是斷邊執。又如,瓶非存在是斷邊,執瓶非存在之顛倒知(瓶非存在之執)就是斷邊執。瓶諦實成立是常邊,執瓶諦實成立之顛倒知(瓶諦實成立之執)就是常邊執。
前二句經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色即是空」闡明於色上破除常邊,也就是,於色上破除自性成立而建立色之空性,如是破除常邊(色自性成立屬是常邊)。以「空即是色」闡明於色上破除斷邊,也就是,從色之空性的角度而理解,色之空性的施設處「色」是唯名言安立而存在,如是破除斷邊,色不存在屬是斷邊)。如是,此二句經文以色為例,而闡明——離常邊與斷邊;另一角度也是彰顯——空性與緣起之建立。
又,如宗喀巴大師於《緣起讚》中多以緣起為所表而闡明空性。因為,緣起與空性是相輔相成,絕對不是離緣起而建立空性,也絕對不是離空性而建立緣起,所以,若是了解緣起則必然定解空性,若是了解空性則必定了解緣起。譬如,被某人毆打成重傷,一想起某人就自然害怕,以此譬喻,思及空性則必然思及緣起,思及緣起則必然思及空性,因為,既是依他緣起,則必定非自性成立,既是自性成立空,則必定是依他緣起。
如是,前一句「色即是空」,是從緣起的角度闡明空性而破除常邊;或者,將其理解為,從空性的角度闡明緣起,因為色是自性成立空,故是依他法而存在,如是建立緣起而破除斷邊。後一句「空即是色」,是從空性的角度闡明緣起而破除斷邊;或者,將其理解為,色是自性成立空,故是依他法而存在,不依他法存在是畢竟無,如是破除常邊。如同此理而彰顯空性與緣起之建立。
再者,經文又說「色不異空,空亦不異色」,此二句主要闡明:色與色之空性是一體、返體異。並由此表徵:世俗諦、勝義諦之建立,二諦是一體、返體異。此中,「色不異空」是從色方面而闡明「色與色之空性不是異體」;「空亦不異色」則是從色之空性方面而闡明「色之空性與色也不是異體」。為何彼二是返體異?彼二的返體是各別的法,故是返體異。為何彼二是一體?色之空性是色的特法,故彼二必定是一體,也就是說,與色是異體的他法上並無色之空性。
要言之,此四句經文的內義是「色上四輪空性之理」。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闡明——於色上破除常邊與斷邊,且彰顯空性與緣起之建立。以「色不異空,空亦不異色」闡明——色與色之空性是一體、返體異,且彰顯二諦是一體、返體異。
如上所說道理,受想行識等,也是自性成立空,如經文:「是故,受想行識亦復皆空。」如是類推,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異空,空不異想;行即是空……。又,此處需要清楚:心、意、識同義。
這些經文是提供我們思考的方向,例如,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何以故?必須正確理解其中的涵義。若是對於經文直接依文解義,很容易就會產生錯誤的理解。比如,根本不可能成立「空性就是色」,因為空性是無為法,色則是有為。假設空性就是色,那麼必定是前五根知隨一的所緣境,如眼知見到、耳知聽到等等,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空性不是色。
又,此處必須明辨:一體、異體是以「現前顯現之理」而建立,一、異則是以「分別知顯現之理」而建立。若是一,則也是返體一;若是異,則也是返體異。例如,瓶、瓶之空性,彼二於分別知中顯現為各別的法,就是說,在分別知中是顯現兩個法——瓶、瓶之空性,因此,彼二是異。簡單來說,閉眼而想瓶、瓶之空性,在這個分別知中是顯現兩個法。又如,瓶、瓶之無常,彼二於眼知中是顯現為一,並非顯現為異,故是一體。簡言之,眼知無能區分瓶、瓶之無常,只見一個法(瓶)。

總之,此段經文的隱義是表述,鈍根菩薩於資糧道與加行道修空性的次第,以五蘊各個為所緣而修空性。如前經文,觀自在菩薩回答舍利子:善男、善女,於資糧道與加行道應當修五蘊皆自性空。如經文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等等。那麼如何修呢?首先是聽聞,其後,再思惟觀察,其後,則是實修與串習。其中,資糧道主要是聽聞及思惟,但是也含有實修;加行道則是以實修為主,但是也含有聞與思。

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般若心經.釋義明光》

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

倉忠仁波切2019網路授課



梵文的中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梵文上的名稱,藏文上的譯音是:བྷ་ག་ཝ་ཏི་པྲ་ཛྙཱ་པཱ་ར་མི་ཏཱ་ཧྲིད་ཡ།

中文的譯音是:班嘎瓦跌.班札巴熱美大.森達雅。

藏文上名稱是: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མ་ཤེས་རབ་ཀྱི་ཕ་རོལ་ཏུ་ཕྱིན་པའི་སྙིང་པོ།

中文上翻譯為: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

何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釋名___

所謂「般若」可從二方面去理解,一是以具境而言「通達空性」,另一是以道而言「道的體性之般若」。

所謂「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證獲無上菩提之佛果位)的意義。有三種類別:教波羅蜜多、道波羅蜜多、果波羅蜜多。修大乘道之經教是教波羅蜜多,菩薩修六度是道波羅蜜多,果波羅蜜多則屬是佛果位。由前者而有中者,由中者而有後者,這是決定的。這也是顯示出聞思修之決定次第,先由學習經教波羅蜜多,而能引生實修道波羅蜜多,進而能成辦果波羅蜜多。

如是,以般若而言則有:教般若波羅蜜多、道般若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教般若波羅蜜多,因為其所詮是道般若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以其所詮而將能詮(此經是能詮)取此名稱。菩薩修通達空性之智,則是道波羅蜜多。佛之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果波羅蜜多。總之,「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意謂通達空性到彼岸(獲得無上菩提),如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到彼岸」。

又,所謂「心經」,中文上翻譯為「心」,藏文上的內涵則是「精要」或「綱要」,所以,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宣說通達空性之波羅蜜多的精要經典。為何中文上譯為「心經」?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以《般若經》最為深奧殊勝,《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則是總結《八千般若頌》、《十萬般若頌》等諸種深義經典的精華,如同精髓心要一般,故中文上譯名為心經,譬如身體中最重要的就是心臟。

何謂「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之釋名___

「薄伽梵」意謂佛之斷證圓滿功德。藏文上是།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བཅོམ是摧伏,ལྡན是具足,འདས是超越。其內涵是:摧伏四魔——煩惱魔、蘊魔、死魔、天子魔。具足六法——形色圓滿、自在圓滿、祥瑞圓滿、聲名圓滿、精進圓滿、智圓滿。超越輪迴有邊、涅槃寂邊——以修通達空性之智慧分圓滿而超越輪迴有邊,以修菩提心之方便分圓滿而超越涅槃寂邊(小乘斷盡煩惱之涅槃),要言之,不住有邊與寂邊。

何謂「薄伽梵母」?三世諸佛由修般若波羅蜜多(依靠通達空性之智的道)而成就,因此,般若波羅蜜多猶如諸佛的母親一般,故名為薄伽梵母。也就是說,由聞思經教波羅蜜多,而能獲得道般若波羅蜜多,最終獲得果般若波羅蜜多之究竟圓滿果位,譬如由母親才有孩子,所以,將般若波羅蜜多名為薄伽梵母。如是,此經(教般若波羅蜜多)是以道般若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為主要所詮,而取名為《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又,此中「智慧」意謂通達空性,如前說般若。又,「到彼岸」意謂證獲無上菩提之佛果位。

總之,此經名為《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因為,諸佛依通達空性之智而成辦佛果,由般若生出三世諸佛,因此,通達空性之般若就是薄伽梵母(佛母);又,此經屬是薄伽梵母,因為,其主要所詮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又,道般若波羅蜜多也可名為母,因為堪能生出諸佛菩薩。如是,可從二種角度理解此經的名稱,一是從道的角度而取名,另一是以此經本身而取名。

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般若心經.釋義明光》

何以名為「所知障」?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般若心經.釋義明光》


何以名為「所知障」?首先清楚,所知的定義是「堪為覺知境」,因此,所知就是存在的。又,基本法是所知,所知可為二諦,因為,以「堪為覺知境」而言有二分——虛假世俗諦、真實勝義諦,又,以有境通達對境而言,則有通達真實之勝義諦、通達虛假之世俗諦,所以,修行上所要思惟觀察的就是二諦。如是,所知分為二諦,同時現證二諦之障礙,就是所知障;相反的,當斷除彼障而能同一那通達二諦之時,就是證獲佛果位、成就一切相智。又,何以名為「一切相智」?二個法是一切法,三個法也是一切法,如是類推,一切法包含於二諦,所以,同時現證二諦相之智,就是一切相智。此中「相」,意謂二諦的相。此中「智」,藏文上的內涵意謂「本是善性」,所以,應當以善或道的體性而去理解,比如,諸道皆是智。總之,唯佛能一剎那現證二諦相,獲得此殊勝智(現證二諦相之智)就是成佛。

再者,於此末尾,以結合修三士道之理,再次闡明:大乘菩提心之重要。

希求無上菩提,是獲得佛果位的主要因;希求聲聞菩提,是獲得聲聞解脫果位的主要因;希求緣覺菩提,是獲得緣覺解脫果位的主要因,其中由不同發心而有差別。所以,大乘菩提心猶如父親,決定孩子是大乘種性、成就佛果位;空正見則猶如母親,堪能生出聲聞、緣覺、菩薩等不同種性的孩子。即使通達空性,若無大乘菩提心則必定不能成佛,因為,菩提心是大乘菩薩道的精隨首要,猶如佛像裝藏表徵中脈的木頭,猶如繪製佛像的中心線,偏離中心線則其他皆不正。

又,菩提心的強弱,則是取決於大悲的勢力,所以,大悲猶如大乘道的命脈,對於大乘道之初中後皆是極為重要。首先,由大悲之力而能引生菩提心,修道期間也是依大悲之力推動而能增盛菩薩行,成辦佛果位之後也是依大悲之力推動而利益眾生。總的來說,悲是極為重要,無論修大乘或修小乘,乃至來世獲得增上生果位也是依靠悲之力,堪能獲得增上生的因是持戒,基本上則是以十善為根本而起修,其中,比如不殺生,不殺生的原因就是悲。又,以中士道而言,其修行目的是獲得解脫,獲得解脫的主要因是修三學,其中的戒學也是以十善業、四根本戒而起修,比如不殺生,不殺生就是由於慈悲的緣故。如論述中說,希求解脫必須建立三寶皈依處,其中主要皈依的對象是法寶,又,皈依三寶應修的學處有二分——應遮學處、應學學處,其中,應遮學處之中有「皈依法不傷害眾生」,這也是由於悲的緣故。如是,無論修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皆是依於悲的力量,修行佛法的基本就是慈悲,傷害眾生就會得到惡果報,利益眾生就會得到善果報。所謂佛教,基本上就是以見、行而言,見是緣起見,行是無害行,由於有無害(悲)才有無害行。所以,基本上,我們必須謹慎業果,並以慈悲而對待眾生,如此才能於修行上有所增長。

總以上,以「前言引導之確定動機」及「略述修大乘菩薩道」二大章節作為前行教授。理由是,《般若心經》的顯義是「般若波羅蜜多」,隱義則是「現觀次第」也就是,以「通達空性之般若波羅蜜多」結合「大乘五道之次第」而詮說。因此緣故,希望以此前行教授有助於全面了解《心經》所表詮的內涵。

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般若心經.釋義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