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有鑑於許多人學習佛法之後,連基本的「敬信三寶」與「信解業果」都沒有進步,卻想要生起菩提心等高上功德、只想要學習深奧妙法。因此,在此特別提醒~~

 **此處是教授「大乘發心」的性相,但因為,有鑑於許多人學習佛法之後,連基本的「敬信三寶」與「信解業果」都沒有進步,卻想要生起菩提心等高上功德、只想要學習深奧妙法。因此,在此特別提醒——修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前,必定是已先具足各種基本功德。也就是說,修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前的加行是什麼?這是需要決定清楚的。

修菩提心之前,必須先生起大慈與大悲。修大慈大悲之前,則是必須先產生出離心。修出離心之前,則是須先了解輪迴的過患。若要了解輪迴過患,則須緣自相續觀察了解行苦,自己就是被業及煩惱之力所控制的眾生、自己就是輪迴者。要言之,必須透由觀察而了解——由業及煩惱之力所生的有漏蘊就是行苦。輪迴的體性就是由業及煩惱之力所控制,若不從中解脫則輪迴遭受各種痛苦,因此必須遠離行苦,我一定要解脫輪迴、我一定要遠離行苦、我一定要從業及煩惱的控制中解脫出,這一種希求就是出離心。如是,緣自相續觀察行苦而能引生出離心,其後,則更替所緣為其他眾生,緣他眾生相續觀察行苦而能引生悲。
行苦的體性就是「由業及煩惱之力所生補特伽羅相續中有漏蘊體」,如是,其中攸關「輪迴之業因果道理」。輪迴之業因果,則能由二方面而理解——三惡趣之業果因、善趣之業因果。
基本上來說,由了解三惡道之業因果,而能引生佈畏三惡道苦之心,因為佈畏三惡道苦,故能引生真實皈依三寶。換言之,由於信解業果,故能具真實皈依。如果沒有堅定信解業因果道理,由於內心不懼怕苦果、不慎恐造惡,因此也就非常容易造集諸惡。即使是修學佛法的人,若是不具信解業因果道理,也是如此,這是我們能見到的實際情況,各種放任肆意的言說、不如理的身體行為,意業上更是不用多說,心續中必定是煩惱眾多熾盛,以煩惱為動機而推動出各種身及語的惡行。相反的,(1)透由了解業因果之智慧,(2)而生起對業因果的信心,如是由智慧引發信心,則由信解業因果之力而能不多造諸惡。
然而,有很多人是以迷信的方式而信仰佛法,這種信仰雖也是好的,但是,我們應當從迷信中逐漸調整為正確的信解,因為,真正信解佛法才是最好的!比如,以我個人來說,從小出家為僧人,年幼時一邊玩一邊學習,當時對於佛法也是迷迷糊糊的,但是,再經過幾年之後開始正式學習經教,也就開始逐漸比較理解佛法,雖然這期間尚未對佛法生起堅固信心,但是透由學習與思惟就能逐漸轉變。當然,這其中也需要過去生的福報,以及,這一世上師的指導、同學之間的影響、看見很多僧人的行事等等,由於具足眾多因緣,自己就能有所進步,也由此可知,學習佛法的環境真是非常重要!
再說,已學習了解業因果道理,但不具信解業果——這一種理解之慧並不是正確的智慧,這一種慧並不是善的體性,因為能用於造惡之上。例如,有人非常聰慧於學習經教,但由於福報不足,卻將學習所得的慧運用於造惡之上,比如,自己認為上師的教說都是一樣,自己已了解無需再學,重複再學習也是沒有用等等,這就是不具信解業果的情形。但是,猶如藏人之間所說的「殊勝的法值得用一百次」,同一個課程,每一次再聽聞所得的理解程度、內心的領受都是不同的,這就是佛法的特色之一,有別於一般世間的知識,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能透由學習佛法而影響內心,由於內心已經改善,自然就能控制身語的外在行為。
又比如,我們誠實觀察自己——我們認為自己是佛教徒,入佛門已經很久,但是有很多人的行事卻像表演一般,有時候真的就像非常精彩的表演。比如,當下現場有其他人的時候,就刻意表現出隨喜他人的模樣,嘴巴也說著:「真是讚嘆啊~非常隨喜啊!」其實內心並沒有真正對於他人的行為生起隨喜,只是嘴上說說而已,猶如交際應酬一般;然後,被隨喜的人聽到之後,內心也就非常高興、非常得意,認為自己作了很了不起的事情,嘴上也回報說著:「也是隨喜你啊~大菩薩!」但是,如果我們誠實觀察自己的內心,也就能知道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是什麼?其實,非常有可能,都是站在對自己有利益的立場、以自己的名聞利養之利益為主要,所以才附帶牽涉到他人,如此而去造作身語上的行為。這種動機與行為根本就是錯誤的,這並不是利益眾生,而是利益你自己!
回到前面所說,如果沒有真正信解業因果,也就不能生起佈畏,既然沒有佈畏,也就不能生起真實的皈依。能產生皈依三寶的因有二——佈畏、信心。其中所說的佈畏,並不是今生的各種懼怕,如害怕鬼類侵害、身體不健康等等,並不是因為這一類的佈畏而皈依三寶;基本上,必須是懼怕來世墮三惡趣而皈依三寶,而且,既然佈畏三惡趣苦果,就應當遮除墮三惡趣的惡業,這就攸關了解業因果道理。又,其中所說的信心,就是堅信唯有佛寶僧三寶能真正救護離苦。那麼,我們如何獲得救度?透由修學佛所說的解脫法而獲得救度。我們堅信三寶有能力救度離苦,為什麼?因為,透由修學佛所說的教法就能改變自己的身語意為善行,故能不墮三惡趣,這也是攸關了解業因果道理。
如上所說,若是對於業因果的信解不足,皈依因中的佈畏則也是不足,那麼,皈依三寶就成為嘴上說說的言詞而已,雖然這樣也是好的,但是,內心中的皈依三寶並不足以成為圓滿清淨皈依,因為,既然能生起皈依的因不圓滿,皈依的果必然也是不圓滿。又,如論典中所說,皈依三寶之後,任何行事必須啟白祈請三寶。這是總相來說,主要是關於獲得增上生、決定勝的事情,其他隨之附帶的世間行事則是次要。主要是,我們需要訓練自己的身語意行為隨時為憶念三寶所攝。
總言之,如前所說,由了解業因果道理而能生起佈畏心,生起佈畏心之後自然就會生起希求遮除佈畏,於是就會尋求遮除佈畏的方法,然後尋得唯有三寶能真正救護,因此生起緣三寶之信心。如是,信解業因果道理、皈依三寶乃是緊要相關。
再者,我們需要具有念死無常之想。基本上,皈依三寶後,為何懼怕死亡?因為佈畏今世死後墮三惡趣,所以,未死之前必須精勤修行。這部分就是有關「念死無常」中所說的道理,比如,死期不決定,故應精勤聞思修、利益眾生。念死無常道理中所說佈畏死亡,應當是懼怕——惡業未淨除、善業未積聚圓滿而死後墮三惡趣。並不是害怕今世的死亡、死亡捨離珍愛身體、死亡捨離親眷等等,這一類的佈畏,世間通常人多數皆有,這種佈畏並不需要去串習。
為何需要修念死無常?就是為了遮除執今世長住不死之心,為了遮除這種粗分常執顛倒知,因此需要修念死無常。比如,有人認為自己的身體還健康、每日運動保健身體等等,於是認為自己能長久存活,但是,有人在睡覺之間就死亡了,各種突然死亡的情形是有的。人的壽命是業及煩惱所生果報,其界限已然決定,除了特殊由修行力增盛福德而延續壽命,一般而言,壽命數量已是決定,必定有死亡。總之,若不修念死無常,今世則不趣入修行,既未奮起趣入修行,則未能斷三惡趣因,如此相關連結。又,既已獲得暇滿人身,則應當珍惜善用於修行。要言之,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說的次第,依次是——暇滿人身、念死無常、皈依三寶、業果道理。



如是,以上所說,透由理解業因果道理,進而了解輪迴、輪迴過患、行苦,這些名稱雖各異不同,意義上大致類似,其中主要仍是必須了解「業及煩惱之力所自主的有漏蘊體」。

輪迴:由業及煩惱之力所生補特伽羅相續中有漏蘊體。

輪迴者:來世再有由業及煩惱之力所生有漏蘊體的補特伽羅。

行苦:由業及煩惱之力所生補特伽羅相續中有漏蘊體。

苦諦:由業及煩惱之力所生有漏法。或是:由業及煩惱之力所生有漏蘊體。

有不少人認為:我的家人、車、房等等,這些都是輪迴?若是如此,將你的房子拆除,你也就斷除輪迴嗎?車子壞了,輪迴也壞了嗎?根本不是如此。所以,我們必須清楚——輪迴存在於補特伽羅自己的相續中,我們相續中的有漏蘊體就是輪迴。由前世業及煩惱之力引生今世補特伽羅自相續中有漏蘊體,再由今世業及煩惱之力引生來世補特伽羅自相續中有漏蘊體,如此輪替流轉。我們相續中的有漏蘊體就是行苦,既是行苦則必定是業及煩惱所自主,因此,若要了解行苦,就必須先了解業因果道理。

如果我們了解,自己相續中的輪迴就是被業及煩惱之力所自主、根本沒有絲毫的自由,那麼,我們就會希求獲得斷除業及煩惱之解脫。所謂出離,也就是解脫。出離心,也是一種欲求。中文語詞的使用上,凡是心類或覺知都加上「心」字,如出離心、慈心、悲心等等,並不確認區分心與心所的差別,然而,如前本文所說大乘發心的性相,菩提心是與自己的助伴「欲心所」相應之意識認知,所以,因為它是心王,故名為菩提心。類似道理,出離心是希求解脫輪迴,所以也是與欲心所有關。所謂出離心,也就是希求解脫之心,那麼,是出離什麼?從哪裡解脫?就是出離「由業及煩惱所自主之體性」,從「由業及煩惱所控制之體性」中解脫出。所以,希求獲得這種出離、希求獲得這種解脫,如此的認知,就是出離心。

當我們覺得內心受傷害,或是身體有病痛、家庭不和睦、事業不順利等等,遭遇各種生活上的不順利時,我們就認為輪迴真是不好,真是不想再到人間了,作人真是太痛苦了,其實,這都只是體會到苦苦的感受而已,並沒有了解業及煩惱所自主之行苦體性;當事業順利的時候,或是錢財無憂、身體健康等等,這時候就不會想到輪迴苦、行苦,我們只會耽著沉溺於這些快樂,是不是這樣?這是以自己方面來說。又,從他人方面來說,我們看見生病或受傷的人、貧窮的乞丐、無助的老人等等,我們想要幫助他離開這個痛苦,這是由外相的事物引起我們看見他的痛苦,於是我們內心希望他離開這個痛苦;但是,我們看到身體健康的人、帥哥美女、生活優渥的人等等,我們內心並不會生起希望他離開痛苦,甚至反而引發忌妒。由此可知,我們並沒有真正了解輪迴苦,我們對於苦的了解非常不足。主要是藉此說明,若是生起出離心,則一定已經了解行苦,若要了解行苦,透由理解輪迴業因果道理是為善巧。

或許,我們能記住詞句而說出:「業及煩惱之力所生補特伽羅相續中的有漏蘊體,就是行苦。」其實並沒有運用於內心思惟與觀察而真正了解行苦。有很多人學習佛法都是如此,只是記住名詞、記住某些詞句,幾乎沒有真正去思惟與觀察。比如,我們經常在上課中說觀想慈悲、菩提心,各位也學過這些內容,但有人提出疑問:「如何觀想菩提心?想著上師所說的那些詞字句嗎?」我想一想之後認為,透由詞句進而觀想也是可行的,比如嘴巴說著「願一切有情離開痛苦」,同時內心也是生起這一種想法,這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只是想著那些字句而已,那麼就不是正確的,因為,你內心中並未生起字句所表達內涵的認知,這就比如說,那些字句猶如在你內心的前方,你的內心狀態與那些字句內涵並不相關。觀想修悲,就是在內心中刻意造作發起——如同佛菩薩心續中的悲,生起後安住此心續流而不散動,這就觀想修悲;而不是想書中的字句,修悲並不是緣一個境而訓練安住不動,而是思惟與觀想。

我們需要透由思惟的訓練才能生起悲,因此,在聞思的階段中就必須先觀察了解,悲的體性是什麼?所緣境是什麼?行相是什麼?因是什麼?果是什麼?透由學習與觀察而了解悲,這是屬於觀修。實修悲則是屬於止修,就是將所理解的悲於內心中刻意發起且安住。如是,真正良好的止修也是透由觀察修才有的,觀修則是依靠聞思之學習才有的。修行上的各種功德皆是依於觀修與止修而有,比如,大乘見道現證空性之前,資糧道位以聞思為主、加行道位以實修為主,因此,轉增為見道時即能現證空性,見道後得智位則屬於觀修。所以,我們現階段修學佛法,以觀修與止修間雜的方式為最好,如果只是一直研讀學習卻不多串習,則非常容易忘失所學習的,因此,除了學習時觀察以外,還應當隨時善加運用於內心思惟、觀想。

回到前面所說的,緣自相續觀察行苦而引發出離心,其後,轉換所緣為其他眾生而觀察行苦,一切眾生與我同是被業及煩惱所控制,甚至沒有修學佛法的機會與環境、不信解三寶與業因果道理,真是比我更加可憐,如此緣他眾生修悲。如是,修悲之前,必須先緣自相續觀察行苦而引發出離心,其後,再更換所緣境為他眾生而引發悲,其中,所緣境依次是親愛者、中庸者、怨敵者、遍緣眾生,如此所引發的悲才是合量具相。如果你緣親愛者能引發悲,緣怨敵者卻不能生起,甚至反而生起瞋等煩惱,那麼,你心續中緣親愛者的悲,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悲,而是貪欲所染污的。真正的悲,乃是非煩惱所染而純淨。生起悲之後,再由不斷串習使其勢力增盛,若是無論緣任何一位眾生皆能自然生起悲,也就是說,緣一切眾生皆能任運生起悲,這就是產生任運大悲。




摘錄自  倉忠仁波切  教授  班欽索南札巴大師的《依據一切智大班智達再顯般若義明燈·另述七十義善說__明慧喜宴》  別稱《廣八事七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