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遭遇不順境之眾生而修慈悲_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佛子行三十七頌》



如文所說意趣,如同珍愛自己的子女而照顧對方,對方不僅沒有任何感恩或回報,反而將我視為有仇的敵人,甚至回報惡劣的身語行為,即使如此,我們的內心也不可因煩惱而捨棄他,仍然必須以慈悲對待,猶如母親珍愛守護重病的子女一般,特別慈悲珍護。要言之,遭遇不知感恩且行害的眾生,仍然以修慈悲、修忍辱之力而對待,更特別慈悲珍護他,如此修行是佛子行。

遭遇這種逆境的當下比較難以修慈悲,但基本上,必須先控制自己切勿造作不如理身語意行為,若不如此,不僅自己造惡業,對方也因此更造惡業。所以,若是處於當下的環境卻無能力面對,首要就是先離開環境,離境之後待內心緩和時,再思惟:「我是追隨釋迦摩尼等諸佛、龍樹與無著等諸菩薩,以及眾上師的弟子,尤其是修學以慈悲為主的大乘法,又是特別依止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慈悲聖尊,所以,我應當依其教授而修整內心,無論他眾生如何惡劣不堪,我也應當秉持慈悲而對待,切勿對他造惡。」如是,首先離開當時環境,使自己的心有機會趨向緩和平靜,心平靜時再修慈悲。

且又思惟:「他並非有自主能力而對我造惡,由於無始以來串習煩惱的緣故,且又無能力控制煩惱,被業及煩惱控制而不自主已經是很可憐了,又因此產行不善行為而造惡業,於將來必須承受重大苦果,這樣的眾生真是非常可憐,所以,我應當以慈悲特別珍護對待,希望他能迅速離開業及煩惱之力所控制的苦。」透由這般思惟而修慈、修悲,特別更加慈悲珍護他,如此修習就是佛子行。

此中,為何需要特別對他修慈悲,理由何在?他對我或其他眾生造惡都是必須承受將來的惡果,但是,我對他是特別珍護之具恩者,他對具恩者造惡,將會感得更重大的惡果,所以,我更應當悲憫他。此如論中所說意趣,造惡的對象是具恩者,所造惡業更為重大。

又說,由於我們太珍愛自己的緣故,對於別人的不適當言語、不悅臉色等等,立刻就會產生排斥與反抗,例如,一句不悅耳的言詞就能使我們心情惡劣,甚至瞋恨惱怒;然而,若是將珍愛自己的立場轉換為珍愛他眾生,那麼,就不會認為他眾生的不善行為非常傷害我,因為,我們的觀念是珍愛他眾生。

再者,又如文所說意趣,無論任何一方面與我同等,或是比我微劣的他眾生,他心懷驕傲高慢的推動而屢屢欺辱我、凌遲我,但對我而言,他是非常珍貴的,因為,他是我修忍辱的對象,因此,應當如文所說,我仍猶如恭敬善知識或上師一般,恆常將頭頂置於他的足下而敬重他,如此修行是佛子行。

此中,何以猶如敬重善知識?首先說,何謂善知識?由彼指導力而能使心續產生善功德者,就是善知識。簡言之,就是善方面的指導老師。此如《菩提道次第廣論》說「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其中以「善」字表顯攸關修行上的道,如是,善知識就是:產生諸道功德之根本來源的指導者。以此處本文所說,因為是,由他眾生之力而增長修忍辱的功德,所以,他眾生就如同善知識一般,他眾生使我增長善功德,因此,應當視為善知識而敬重。修行上,我們唯有依靠逆境才能增長忍辱的功德,以對象是眾生而言,唯有依靠怨仇的眾生才有機會修習忍辱、才有機會增長忍辱的功德,因此,從「增長忍辱功德的來源」來說,怨仇的眾生就如同具恩善知識一般,故應當敬重以對待。

遭遇不順境的時候,當下很難以平靜的內心去面對,但是,離開境界之後內心緩和時,應當思惟:修忍辱的利益是如何?不修忍辱的過患是如何?觀察比較之下,使自己非常歡喜修忍辱。又想,雖然當下內心已對他產生瞋,但是,幸好尚未造出身與語的不如理行為,然而,我確實已對他產生煩惱,所以應當懺悔,因為,真正的忍辱是於對象上不生瞋等煩惱。

過去尚未修學佛法之前,一旦遭遇不悅意境,立刻就以不如理身語意行為去對待,幸好我現在已經不如同從前一般,感恩三寶與上師的加持,我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語行為。日後,隨著修學而更了解佛法中各種義理,更深入理解業果道理而能深信業因果,由於心量增廣且具智慧力,修忍辱的功德也逐漸增盛,已能對眾生經常心懷感恩,若是如此,不論遇到任何一位眾生,你的內心都會感受到彼此的關係是親切緊密,由於你的內心是如此感受,自然就不會對眾生產生對立、排斥、生氣的觀感。

又說,由於經常依教理去串習,雖於遭遇逆境時產生不悅意的感受,但是,已經有能力控制身、語的不如理行為,事實上,這就是修學佛法的真正加持,這就是佛菩薩與上師的加持。所謂加持,意謂「增加」與「改變」,換言之就是「獲得改變的力量」。由學習而增加智慧,並由智慧改變內心,如此就是加持。比如,透由修學慈悲義理而增長智慧,並由彼智慧而改變內心,這就是真正加持。比如,將寶瓶置於你的頭頂加持,當下你自認為內心平靜,但是,離開之後仍然經常生起煩惱,那麼,到底是否得到加持呢?這真的很難論定。

再者,從另一角度來說,他人會以驕慢而輕視欺凌我們,相對的,或許是因為我們具足某種善功德,比如某種優秀的才華或能力,所以,他才會不能忍受而產生不如理的行為。因此,我們更應當對他發起慈悲,希望他也能擁有這種善功德,轉換彼此的立場、體會他的感受而去修慈悲。

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佛子行三十七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