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唯識宗無能以「一切相智之空性」而安立「自性清淨法身」之理


唯識宗無能以「一切相智之空性」安立「自性清淨法身」之理
倉忠仁波切 教授
佛果位四身:(一)自性身(二)智法身(三)報身(四)化身。
(一)自性身:
唯識宗、中觀宗各自主張「自性身」的差別:
中觀宗主張,自性身是具有二種清淨的法性身:
(1)自性清淨法身——是以「一切相智之空性」而安立。
(2)離垢清淨法身——是以「一切相智之滅諦」而安立。也就是「一切相智離二障之滅諦」。
唯識宗主張,自性身是「離垢清淨法身」,自宗不承許「自性清淨法身」。「離垢清淨法身」是以「一切相智之滅諦」而安立如「離名言趨入處自相成立之滅諦」或是「離外境有之滅諦」。
唯識宗主張,諸法是由阿賴耶識(或第六意識)的習氣之醒覺力而存在。例如,瓶、趨入瓶的量、緣「趨入瓶的量」的自證,此三是由同一個習氣的醒覺力而存在;以其空性而言,瓶之空性、趨入瓶的量之空性、「緣趨入瓶的量的自證」之空性,此三是同義。是「瓶之空性」周遍是「趨入瓶的量之空性」,亦周遍是「『緣趨入瓶的量的自證』之空性」。所以是:
¨ 瓶之空性——是於「趨入瓶的量」之上,亦是於「緣『趨入瓶的量』的自證」之上。
¨ 趨入瓶的量之空性——是於「瓶」之上,亦是於「緣『趨入瓶的量』的自證」之上。
¨ 「緣趨入瓶的量的自證」之空性——是於「瓶」之上,亦是於「趨入瓶的量」之上。
又如,札西、趨入札西的量、緣「趨入札西的量」的自證,此三是由同一習氣的醒覺力而存在空性而言,札西之空性、趨入札西的量之空性、緣趨入札西的量的自證之空性,此三是同義。所以是:
¨札西之空性——是於「趨入扎西的量」之上,亦是於「緣『趨入札西的量』的自證」之上。
¨趨入札西的量之空性——是於「札西」之上,亦是於「緣『趨入札西的量』的自證」之上。
¨ 「緣趨入札西的量的自證」之空性——是於「札西」之上,亦是於「趨入札西的量」之上。
又如,初地菩薩通達初地菩薩一切相智緣「通達初地菩薩一切相智」的自證,此三的空性是同義所以是:
¨初地菩薩之空性——是於「通達初地菩薩的一切相智」之上,亦是於「緣『通達初地菩薩的一切相智』的自證」之上。
¨「通達初地菩薩的一切相智」之空性——是於「初地菩薩」之上,亦是於「緣『通達初地菩薩的一切相智』的自證」之上。
¨「緣『通達初地菩薩的一切相智』的自證」之空性——是於「初地菩薩」之上,亦是於「通達初地菩薩的一切相智」之上。
如是,若安立有「自性清淨法身」,必定是以佛相續中的功德而安立,也就是以「一切相智之空性」作為施設處而安立為「自性清淨法身」。那麼,如果安立「通達初地菩薩的一切相智之空性」為「自性清淨法身」,但是,「通達初地菩薩的一切相智之空性」是於「初地菩薩」之上,並且,「自性清淨法身」必定是佛相續中的功德,決定不是於初地菩薩之上,因為,佛相續的功德,於佛以外的補特伽羅之上是根本無有的。所以,無能安立「通達初地菩薩的一切相智之空性」是「自性清淨法身」,因為,其是於初地菩薩之上,「自性清淨法身」就是初地菩薩相續中的功德,有此過難。也就是,舉出「自性清淨法身」的事例,必定是以「一切相智之空性」而言,但是,「一切相智之空性」於十地菩薩以下的補特伽羅之上是有的,所以不能安立其等是佛相續中的功德,亦不能安立為法身。
又如,若是安立「通達瓶的一切相智之空性」為「自性清淨法身」,但是,「通達瓶的一切相智之空性」是於「瓶」之上,如此有過難——「自性清淨法身」是於「瓶」之上。

總言之,若是承許「外空」與「內空」是相違,則能安立「自性清淨法身,但是,以唯識宗的見解而言,「外空」與「內空」不是相違。所以,唯識宗是以「一切相智之滅諦而安立「自性身」,不承許以「一切相智之空性」而安立有「自性清淨法身」,自宗僅承許「離垢清淨法身」。

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22 May 2016,Tsadong Rinpoche Ngawang Tenzin teaching on Four Nobel Truth in Melbourne.

倉忠仁波切繼續教授佛法基礎之「四聖諦」。
2016年5月22日於澳洲墨爾本 。

Tsadong Rinpoche Ngawang Tenzin continued his teaching on the profound Four Noble Truth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Buddhism.
May 22, 2016 in Melbourne









佛教四宗各自主張「離常斷二邊」之「中觀見」的主要理。


中觀的「觀」意謂見解,是以主要修行的見解而言。所以,「中觀」就是離斷、常二邊之中間的見解。
中觀宗以下的宗派(包含唯識宗以下)各自認為自宗是「中觀宗」,因為各宗皆是主張離斷、常二邊。也就是,各自認為自宗的見解是「離斷、常二邊之見」。但是,經論中所說的中觀宗,是主張「諸法諦實成立空」的「說無體性宗」。中觀宗分類有二:中觀宗自續派、中觀宗應成派。所以,若是自宗的見解中有任何主張「諦實成立」的部分,則不承許彼為中觀宗。
佛教各宗派主張「離斷、常二邊」中觀見,各自的主要理,如下:
1)下二部宗——毗婆沙宗、經部宗:
下二部宗以希求自我解脫為主,所以是以「補特伽羅無我的見解」作為主要見解,以見解作為中觀見,而自許為中觀宗。二宗認為,常邊是「補特伽羅是獨立之實質有」,斷邊是「補特伽羅不存在」;破除此二邊,建立自宗所主張的中觀──補特伽羅無我的見解。是下二部安立「遠離斷、常二邊之中觀」的主要理。
2)上部宗派——唯識宗、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彼等是以希求無上菩提為主,所以,各宗是以「法無我的見解」作為主要見解,以此見解作為中觀見,是中觀宗。
唯識宗主要是以依他起而言,依他起上的斷邊是「依他起不存在」或是「依他起非自相成立」,常邊是「依他起外境有」或是「安立依他起名言所趨入之趨入處自相成立」;破除此二邊,建立自宗所主張的中觀──依他起上圓成實的見解。此是唯識宗安立「遠離斷、常二邊之中觀」的主要理。
中觀自續派主張「依他起是名言有」自宗認為,斷邊是「依他起非名言有」,常邊是「依他起諦實成立」;破除此二邊建立自宗所主張的中觀──依他起諦實成立空的見解。是中觀自續派安立「遠離斷、常二邊之中觀見」的主要理。
中觀應成派主張「依他起是唯名言安立」,自宗認為,斷邊是「依他起非唯名言有」,常邊是「依他起自相成立」或「依他起自方成立」;破除此二邊,建立自宗所主張的中觀──依他起自相成立空的見解,或是依他起自方成立空的見解。是中觀應成派安立「遠離斷、常二邊之中觀見」的主要理。
應成派的見解而言,自續派以下所自許的中觀皆是墮斷邊或墮邊之見。例如,自續派主張世俗依他起是自性所成(自性有),唯識宗以下主張依他起是勝義有、諦實成立,彼等皆是墮常邊之見,自續派以下不承許諸法唯名言有,由此失壞緣起,故是墮斷邊之見
斷邊、常邊;斷邊執、常邊執

斷邊、常邊,彼二是從「境」的角度而安立。斷邊執、常邊執,彼二是從「有境」的角度而安立。由「執取有邊」而立常邊執,由「執取斷邊」而立斷邊執。例如,「瓶不存在」是斷邊,「執瓶不存在的認知」(瓶不存在之執)是斷邊執。「瓶諦實成立」是常邊,「執瓶諦實成立的認知」(瓶諦實成立之執)是常邊執。「無業果」是斷邊,「執無業果的認知」(無業果之執)是斷邊執。斷邊執是「損減執」,彼是將存在損減為「不存在」,或是說,將「有」損減為「的顛倒知。常邊執是「增益執」,彼是將不存在增益為「存在」,或是說,將「無」增加為「有」的顛倒知。

觀修三主要道__講於2015年宗喀巴大師圓寂吉祥日


宗喀巴大師圓寂吉祥日
觀修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
倉忠仁波切·教授
今日是宗喀巴大師圓寂吉祥日,我們於此憶念宗喀巴大師的恩德。我們必須念恩及報恩,那麼,如何是最好的報恩?如《菩提道次道廣論》中所說的「依教奉行」。宗喀巴大師所傳教法的主軸心要是「三主要道」,為了報答宗喀巴大師教授的恩德、慈悲的加持,我們現在一起來思惟修習大悲、菩提心、空正見。
首先,觀想大悲。「大悲」是:緣一切有情、希望離開痛苦。這個痛苦不是一般的「苦苦」,是業與煩惱所控制的「行苦」。所謂「生老病死」,它的體性就是行苦的體性,也是業與煩惱所控制的。一切有情都希望離開痛苦,我也是想要離開痛苦得到快樂,這和其他的眾生都是一樣;所有的眾生都有離苦得樂的權利和資格,我自己想要離開痛苦得到快樂,其他眾生也是一樣。「眾生」意指一切有情,不只是個人的親戚朋友,而是「所有的眾生」。
比較有時間的情形下,先以自己為了獲得無上菩提而修「希求出離痛苦的心」,所以,必須先於自己本身上了解痛苦的存在,然後內心真心真意的想要離開這種痛苦;接著思惟自己的親戚朋友,也是想要離開這個痛苦;接著再換中庸的眾生;然後再換怨敵的眾生;最後是緣一切有情,每一有情都有想要離開痛苦的心,希望一切有情都離開痛苦。這是修大悲的次第。如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道廣論》中所說修大悲的次第,必須依此而觀修,所以我們也是依此次第而觀察修習。如宗喀巴大師說,如果無能於自身上觀察苦的內涵,自己對苦沒有感受,也沒有生起想要離開痛苦的心,怎麼可能對他人修悲呢?因此,修行的次第是先從自身開始修。為了獲得無上菩提,先緣自身上思惟苦的內涵、修習希求離開痛苦的心,也就是修出離心;再修緣他眾生,最後緣一切有情而修——希望一切有情都離開痛苦就是「大悲」。所以,大悲與悲的區別是「所緣境」的不同,所緣境是「一切有情」,「緣一切有情、希望離開痛苦」才是大悲。此中是離開所有的痛苦,所以最好是了解行苦的內涵,若是對此並不詳細了解,那麼就是總相的思惟:希望一切眾生都離開所有的痛苦。
以一分鐘打坐觀想大悲——觀想時,就是緣一切有情而發心——內心所顯現的行相是一切有情並且殷切希望彼等快速離開痛苦,如此的心就是「大悲」。
第二個是大慈。所謂慈悲的「慈」,不一定是「大慈」。「大慈」是:緣一切有情、希望得到快樂。如果有時間上充裕的話,思惟的次第是:從離開三惡道得到人天的快樂;再離開人天的快樂得到解脫的快樂;不僅獲得解脫的快樂,更獲得究竟的快樂,以這樣的次第修習是最好。如果時間上有限的話,因為於前已修大悲,所以可以簡要的觀想「緣一切有情、希望得到快樂」。因為,大悲與大慈是一體兩面,譬如一本書有前後兩面一般,所以,修成大悲對能修成大慈。慈與悲的「所緣」同是「一切有情」,但是,「行相」則是不同,前者是希望離開痛苦,後者則是希望得到快樂。此中,所獲得的快樂是佛地所攝的究竟快樂。「緣一切有情、希望獲得究竟快樂」的心,就是「大慈」。
以一分鐘的時間,思惟觀修「大慈」——緣一切有情、殷切希望快速獲得無上菩提所攝的快樂。
第三是修「增上意樂」與「菩提心」。於前已修大慈悲——希望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的心;之後,修習真心真意要承擔這個責任的心——由我承擔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心,就是「增上意樂」,也可說是,欲求利他一切有情之心所。只有嘴巴講發起也是沒有用,而是必須要去承擔、去作,所以,在大悲與菩提心之間安立有「增上意樂」。此中「增上」是排除小乘,所以,增上意樂就是比小乘更殊勝。
再者,我自己現在的修行各方面並不具足圓滿,也尚未具備利益眾生能力,連自己的修為也沒有好好照顧,哪有讓所有眾生究竟離苦得樂的能力?唯佛有如此的圓滿能力!那麼,我發心要承擔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的責任,所以,我為了一切有情必須先成佛,也就是,為利益一切有情、我希願成佛,這就是「願菩提心」。平常我們修的是造作的菩提心,當這樣的心任運產生的時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同時也進入大乘的資糧道。所謂為利益一切有情希願成佛,是誰希願成佛?是我自己。為利益一切有情,我希願成佛——此中有一種欲求,欲求是一種心所,與它相應的心王就是菩提心,也是造作菩提心。
所以,我們再觀修菩提心,這裡所說的是「願菩提心」。我們以發起這種的心而打坐一分鐘,觀修「菩提心」——我為利益一切有情而希願成佛。
如前說,「願菩提心」是為利益一切有情希願成佛,但是,只有「願」也是沒有用的,必須要作。譬如我想要去某個地方,如果沒有出門走路的話也不會到達,為了到達這個地方,所以必須步行。以此譬喻,雖然發「願菩提心」,可是沒有開始行的話,心續中不會生起「行菩提心」。事實上,由菩薩戒所攝而行的菩提心稱為「行菩提心」;但是,雖然未受菩薩戒,為了要獲得無上菩提果位,必須修學六度、四攝等等菩薩行的部分,你需要一個非常強烈的精進之動機,由此精進之動機的推動一定會去作,就是開始修學六度波羅蜜多。六度之中,前面五個就像盲人一般,最後一個般若波羅蜜多就像有眼睛的人,因為,以修行通達空性之智般若波羅蜜多為助伴,才能達成修行菩提心圓滿。如是,如前說,先發菩提心,但是,為了成就佛果位,所以必須修通達空性之智,因此,開始修學六度波羅蜜多。
前說「我為一切有情希願成佛」,這個「我」存在於哪裡?從這個角度觀察。「我」是補特伽羅,補特伽羅是唯假名安立存在。尋找補特伽羅的施設處,如果我是自性存在的話,能從施設處中找到我,如果從施設處——四大、虛空、第六意識(就是意識)等處能尋找到我,那麼我就是自性的存在,找不到的話則是無自性的。簡單來講,「我」——是以六界(六界是:四大、虛空、意識)當作施設處而安立的補特伽羅。所以,補特伽羅不依賴六界或蘊體、從自方成立存在,如此的補特伽羅就是諦實成立、自性存在。因此,補特伽羅是依賴其他法而存在的,既是依賴他法,就不是不依賴而存在,那麼,非不依賴而存在,就是「無我」。簡而言之,補特伽羅是透過假名安立而存在——唯假名安立,因為是依賴假名的,故是緣起,因為是緣起,故是無自性存在,所以,補特伽羅是無自性存在,自相成立空、自方成立空、諦實成立空,此等皆是相同的意義
所以,前說「我為利益一切有情願成佛」,「我」是無諦實成立、無自性有、自相空——對於這個部分,我們稍微觀修一下。雖然我不真正的了解空性,但是,「自性所成空之空性」是龍樹菩薩、月稱菩薩、佛護論師等等大師的主要密意,過去宗喀巴大師已經通達過,我們對這些教授具有信心且學習及稍略思惟過,因為具足這樣的因緣,所以能了解所謂無自性有、自性有空。
以一分鐘的時間思惟觀修「我——補特伽羅是自性有空」。
於前已先發起大慈悲、菩提心,這是正確清淨的動機,並且稍微思惟空性。然後,於這樣的空性當中,如彩虹一般,觀想自己本身的頭頂上有一極為潔淨的蓮花;於此潔淨蓮花之上,觀想如白色月亮的坐墊,於白月墊上觀想宗喀巴大師(如講堂中的宗喀巴大師佛像。可以看過之後再觀想,並不是一直看著佛像)。觀想宗喀巴大師之後持唸密集瑪三遍,持唸的時候,觀想宗喀巴大師的身語意的功德化成白色甘露,從我們的頭頂中間融入身體,淨除我們身體上病的障礙,以及內心的所知障、煩惱、貪瞋癡等等諸障礙,以及語的障礙。
觀想淨除罪障的方式有二種。淨除所有障礙之後,身心清淨、身體輕安。二種是:
(一)於白色甘露融入頭頂的一剎那間,淨除身語意的所有障礙。
(二)白色甘露從頭頂融入,如同從管子的前端流進潔淨水一般,漸漸的淨除身語意的所有障礙,管內的髒污穢物從後端流出,最後清除潔淨。
《密集瑪》是:
無緣大悲寶藏觀世音
(藏文譯音:密昧則威滴千堅熱息)   
通達空性智所攝之大悲化現的觀世音菩薩。
無垢智慧之王妙吉祥
(藏文譯音:尺昧千悲汪波蔣悲央息)
離開所有障礙,尤其是智慧的障礙,諸佛菩薩智慧所化現的文殊菩薩。
此中「蔣悲揚」即是指文殊菩薩。
摧毀魔軍無餘秘密主
(藏文譯音:讀崩瑪呂炯則桑威達)
「諸佛菩薩之力」所化現的「金剛手菩薩」。此中,「讀崩」意味斷除四魔障。密乘諸教中的大弟子,就是諸佛菩薩所有力的化現「金剛手菩薩」。
雪國智賢頂嚴宗喀巴
(藏文譯音:扛堅克悲足堅宗喀巴)
三尊融入一體,化現為西藏雪域諸智者中最頂嚴的「宗喀巴大師」。
善慧名稱足下誠祈請
(藏文譯音:洛桑札悲霞拉梭哇迪)
祈請宗喀巴大師。
隨著持唸《密集瑪》而觀想,如是祈求三尊無二無別所化現的宗喀巴大師,從其獲得慈悲的力量、智慧的力量,以及斷除四魔的力量。此中,得到斷除四佛之力的加持,不為任何外在魔的干擾以及病毒的傷害。以這樣的內涵去思惟,以及前說的觀想方式,慢慢持唸三遍《密集瑪》並且同時觀想。
之後,再持念發願的四句偈頌:
生生世世由勝宗喀巴,作為大乘善知識之力,
願於佛所讚嘆賢善道,雖剎那頃亦不暫捨離。
因為憶念宗喀巴大師的恩德,於此一起造善,並且迴向:祈願宗喀巴大師的教授長久住世,以及,諸修學宗喀巴大師教授的補特伽羅,福智年年更增長,究竟而言,希望所有的功德成為一切有情離開痛苦的因。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The Collection of Key Teachings by Tsadong Rinpoche Ngawang Tenzin in Sydney of Australia on April 23/ 24 and May 8


倉忠仁波切於澳洲悉尼
2016/4/2324 以及  5/8 授課的重點總集。
Followed by the teachings on 23rd and 24th of April, Tsadong Rinpoche Ngawang Tenzin continued the teachings of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Refuge in the Three Jewels on Sunday 8th of May 2016. With the focus on Compassion, Good Conduct and Right View, Rinpoche guided us through two very essential core teachings of The Ten Virtuous Deeds and the Four Opponent Powers.

Two Aspects of Buddhism.

Method – taming body, speech and mind.

Dharma Path – realisation of the true path and realisation of the true cessation.

The method is learning to rely on ourselves by taming our mind, body and speech. When the mind becomes tamed, the body becomes tamed. When the body becomes tamed our speech becomes better. We have to learn to rely on our own practise to save ourselves and therefore we take refuge.

What is taking refuge? Refuge means reliance. Do we take refuge to money, fancy watches or a new Iphone etc.? Yes, we do without really being aware of it. In mundane life we often are confused and take refuge in material things falsely thinking that they will provide us with happiness, security and also we think through the material gain we can be free from sufferings.

In Buddhism,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taking refuge and three objects to take refuge to.

The two reasons are the fears and the faith. In here, all the practitioners holding the same faith but the fears are different for the three scopes. For the modest scope, they take refuge with the fear of reincarnation in one of the three lower realms. For persons of medium scope they take refuge with the fear of samsara itself, all the six realms are in the circle of samsara. For the persons of high scope they take refuge with the fear of the sufferings that are experiencing by all sentient beings.

The three objects are Three Jewels.

The Three Jewels are the Buddha, the Dharma and the Sangha.

- We go for refuge to the Buddha Jewel

There are four conditions of the Buddha Jewels:

1. All obscurations are removed and there are no afflictions.
2. Perfectional Skill – Buddha attained omniscient mind, so he is able to see the habituation of a student and accordingly teaches the student to their capacity.
3. Equality – Accumulating the merit and wisdom, this wisdom brings about unbiased compassion. Their loving kindness is equal to all sentient beings, not just to those near and dear.
4. Will do anything for anyone or any sentient being regardless of what happens to self.

- We go for refuge to the Dharma Jewel

Dharma is the truth of the path and the truth of the cessation. Through effort slowly goodness and kindness increase, and when we are on the path our merit increases, due to the law of causality.

- We go for refuge to the Sangha Jewel

In this context, when we refer to Sangha Jewel, they are the Dharma practitioners who realised at least The Path of Seeing.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 for our own practise is the Dharma Jewel. And the basis of
Dharma path is the The Ten Virtuous Deed.

The Ten Virtuous Deeds
Ten Good Deeds are - all based on compassion

1. No killing – compassion won’t allow you to kill
2. No stealing
3. No sexual misconduct. Not hurting others by sexual misconduct
   (The above 3 deeds apply to the body)

4. No lying – e.g. claiming to be clairvoyant
5. No double tongued speech – e.g. creating division between friends, family or spiritual community
6. No abusive speech e.g. no sarcasm and harsh words
7. No irresponsible speech – e.g. interrupting someone who is practising with idle chatter
   (The above 4 deeds apply to speech)

8. No hatred once it is in the mind stream it can then move to the body and then to the speech
9. No greed – greed leads to stealing and leads to lust (sexual misconduct)
10. No wrong view - eg. not believing in the law of causality.
   (The above 3 deeds apply to the mind. Consequently they also show in the body and the speech.)

From the beginningless time, with the three poisons within us, we have created lots of bad
Karma. Because of this, we need to apply The Four Opponent Powers for purification.

THE FOUR OPPONENT POWERS
1. Power of Reliance
   a. By taking refuge to the Three Jewels
   b. Generation of bodhicitta

This reliance is the antidote to the bad deeds that have been committed to the Three Jewels and for the harm we have done to sentient beings.

2. Power of the Antidote
   a. Recitation of Mantras
   b. Taking refuge in the three Jewels

3. Power of Repentance
The realisations of how much harm we have done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never repeat the same destructive actions. Regret increases through the fear of bad karma.

4. The Power of Remedy
Applying the antidot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not repeating the bad deeds, gradually after some months, the change takes place.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含攝五部大論內涵的論著, 主要是以「修行次第」而闡述。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含攝五部大論內涵的論著,
主要是以「修行次第」而闡述。
倉忠仁波切.教授
v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含攝五部大論內涵的論著,主要是以「修行次第」而闡述。具備五部大論的基礎再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殊勝。
現階段很多人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修學論是非常殊勝,因為《菩提道次第廣論》是結合五部大論的架構。但事實上,《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含攝五部大論內涵的論著,所以,基本上,學習過五部大論之後自行研讀就能了解《菩提道次第廣論》,三大寺的學習中並沒有特別開設教授課程,但是,若是需要傳承,則可依於大師座前請求並獲得傳承。
當初宗喀巴大師造《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所化機是完成學習五部大論的修學者,主要是說學習五部大論之後的修行內涵,也就是,學習過五部大論的修學者,如何修行?因為《菩提道次第廣論》是結合五部大論的內涵,所以具備五部大論的基礎之後再修學則是更殊勝。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含攝五部大論內涵的論著,主要是闡述「戒、定、慧」三學。但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主要是以「修行次第」而說,所以論中不是直接闡述下士道,而是先說「道前基礎」,以及闡釋修行功德的根本來源是「依止善知識」。因為,以修行次第而言,修行者必須先建立對善知識的信心,所以先說引生對善知識的信心,建立這些基礎之後再述下士道等等內涵。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所說是《俱舍論》、《現觀》、《戒論》的內涵如中士道說「別解脫戒」以及上士道中所說「行菩提心」是關「菩薩戒」,這是「戒論」的部分。又如,論中說到十善業、煩惱等是結合《俱舍》。思惟通達的方式則是有關《釋量論》,如論中有很多提出疑問、問難的內容是給予思考的方向。
「奢摩他」是有關《現觀莊嚴論「毗缽舍那」是有關《中論》。論中的「毗缽舍那」主要是說空性,當中所說的「正因」、「正理路」的部分則是有關《釋量論》。「毗缽舍那」是以「有境」的角度而說,獲得「止觀雙運」就是獲得「毗缽舍那」單以「止觀雙運」而言是外道共同;「皈依三寶心所攝的止規雙運」則唯是內道,與外道不共,例如,以此不共的止觀雙運緣無常而修、緣補特伽羅無我而修等等,此等皆是有境,不論通達或是未通達,皆唯是內道所攝的止觀雙運。
再者,從另一角度而言,《菩提道次第廣論》主要所為的意義,是詮釋修上士道而證獲佛果位,也就是,主要是闡述修行菩提心而成辦佛果位。略釋此中之理:
修菩提心的前加行,則是修中士道及下士道。為了產生菩提心,則必須修大悲;為了產生大悲,則必須修除離心;為了修出離心,則必須了解輪迴的過患,如是類推,所以,修菩提心的前加行就是修中士道及下士道,換言之,修下士道及中士道是產生菩提心的前加行。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緣自身修輪迴的過患是修出離心,緣他相續修輪迴的過患是修大悲,心續中產生大悲之前必須先修出離,因為,自身對於輪迴的過患無有絲毫感受,那麼,緣他相續修習之時,如何能有感受?以譬喻來說,因為自身有遭受某種痛苦的經驗,當見到他人也遭受此種痛苦之時,自己也能了解此種痛苦的感受,所以心生不忍,即使目前沒有幫忙的能力,但內心也有悲愍的心。所以,修大悲之前,必須先緣自身修輪迴的過患,主要是觀修苦諦與集諦的內涵,如此修習而產生出離心——我必定要離開輪迴苦的心,當此心任運產生之後,再緣他相續修習輪迴的過患而產生大悲。此中,為能令修學者了解輪迴的過患,故闡述下士道及中士道,由惡業所引生的三惡道苦,以及,由善業所引生的增上生果位,皆是輪迴的過患。如是,以下士道、中士道的前加行作為基礎,後再修習上士道。又,如上士道中所說,修六度波羅蜜多是為達成修菩提心的目的,並且以此對治心續中的法執與補特伽羅我執,此中,最究竟之殊勝方便的正對治,就是「通達空性之智」。再者,此正對治之道,必須依於「止觀雙運」而能成辦正對治所斷品,所以,如論中「奢摩他」品闡述修定、止觀雙運,後又於「毗缽舍那」品中闡述通達空性之智,以及此智的所緣境「空性」。


不批評與惡罵佛菩薩、上師

v  佛菩薩、上師的功德,不會因為我們的禮讚而增長,也不會因為我們的批評和惡罵而退轉,我們所傷害的只是自己而已。
如前說,當我們生命時來救護,因此應該尊敬、感恩這樣的大恩者不可認為──雖然救護我的生命,可是他的脾氣不好、外相不莊嚴等等──這是沒有道理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每位上師都是為救度我們而出現,因此一定會出現和我們相似的身語意行為,不然我們看不到。所以,當自己覺得見到上師的不如理行為時,必須觀想:這是我自己的煩惱太強烈的緣故,所以才會這樣看到,並非他們真如此。為什麼?因為上師和佛的功德是平等。如果我所見是真的,那麼當初無著菩薩初見彌勒菩薩時是看到一隻狗,但真的是狗嗎?並不是,因為自己心續中有障礙,所以看成這樣,實際上並非如此。譬如,帶翳的眼知,看到食物中有很多頭髮等髒污東西,因此責備煮飯的人,這是不合理的,因為這並不是他的錯,而是自己有問題。從這個角度觀察的話,如果知道自己的眼睛有問題,一定會說對不起;如果不知道自己有問題,就會責怪別人,一般凡夫人的認知行為大多是如此。
能看到上師的功德,這是非常值得隨喜的事情;然而,我們不一定都看到上師的功德,有時也會看到上師不如理的行為,這時候應該轉變自己內心的思惟:「上師和佛是功德圓滿者,不可能有此過失,這可能是我自己的心不寂靜的緣故,所以才會看到。」如果心續中現前見上師過失的心,一定要懺悔,並且轉變思惟而感恩上師,這樣對自己的修行一定有幫助。不論如何的批評、惡罵上師,上師的功德並不會因此而退轉,主要是傷害我們自己的修行而已;但是,恭敬上師一定有好處,我們自己的修行、福報會越來越增長。簡言之,佛菩薩、上師的功德,並不會因為我們的禮讚而增長,也不會因為我們的批評和惡罵而退轉,我們所傷害的只是自己而已。
我們是皈依三寶、學習佛法的人,必須佛法的角度、上師的角面對任何事情,不應以自己的觀念立場。自己的觀念、立場一定會發生錯誤,因為我們是依止被煩惱控制的心,而煩惱是一個錯誤的心。我們的心是被煩惱所控制,因而引生身語意的不如理行為。
因為開始學習及修行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我們必須依三寶、業果等等佛法道理慢慢調整自己的心,這樣的話,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會和樂,自己的心也會平靜。這當中都是內心轉化的不同,而有好與不好的差別情形。所以,我們面對任何事情都必須透過智慧去抉擇,而且必須以修行的角度,以皈依三寶以及業果道理的角度,這樣就不會偏失錯誤;反之,如果以自己觀念和立場,那麼一定會偏失錯誤,也因此容易遇到很多障礙。

學習修行的過程中,因為自己的修行與智慧不足的緣故,所以看到上師、法友、朋友有很多過失,看到這些情形之後應該讓自己生起第二個想法,例如:「沒有關係,眾生一定會有障礙與過失,這些都是因為眾生被自己心續中的煩惱所控制,所以會有這些顯現;然後發願,希望他能離開這些障礙。」我們自己先吞個口水、忍耐一下,然後生起這些想法。如果彼此雙方有爭吵,當自己的內心比較平靜的時候,應該主動聯絡對方,表示道歉:「很抱歉,因為自己的煩惱太強烈,所以讓你覺得不舒服了,真的很抱歉!」即使對方沒有接受道歉,也沒有關係,我們自己內心以清淨的動機而作這樣的表達,對方也有機會慢慢轉化。如果明天遇見對方,我們主動的微笑打招呼:「嗨!你好。」對方應該也會回答,再繼續下去彼此就能繼續互動相處。以修慈悲來說,除了對親愛者、中庸者之外,也必須對怨敵者修慈悲從生活中的小地方一點點的改變自己的心,日後也比較容易修成慈悲;如果沒有辦法成辦這種小地方的轉變,則是不可能修廣大的慈悲、菩提心。

觀察自己對三寶的信心


v  通常是生病或遭遇困難且無能以外在力量解決之時,我們才會想起三寶、需要三寶;當順利滿意、享受快樂之時,通常忘記三寶。這是我們所謂對三寶的信心。
當生病或遭遇困難且無法以外在力量解決之時,我們說這是因為業力。這樣對於自己有一個安慰的作用,在精神上會產生堅強的心態,例如:沒有關係,這是消除障礙,三寶一定有加持。這樣也是很好。我們對三寶的信心,往往是在這種情形之下才會出現,但是,當我們順利滿意、享受快樂的時候,通常都忘記三寶了。事實上,所有的快樂都是佛的事業功德,也是三寶的加持。當我們能這樣去思惟的時候,就會認為:並不是我自己很殊勝、很優秀、很有能力,所以有這些快樂悅意的受用,並非如此,而是依於三寶的功德而有。由此而能引生感恩三寶的心,並且能遮除太過分高興的心,或是驕傲的心
又,遭遇種種困難或內心受傷之時,可以思惟:這是過去世所作而感果,這是消除業障,三寶一定會加持。這樣的思惟讓我們的心不會低沉,不會難過喪氣,不會有過多的壓力,並且有一個安慰的作用。
一般人的宗教信仰多是如此,一般人認為外在是圓滿的,當外在無法解決自己的困難痛苦才想尋求精神依靠的對象,那麼,以佛教而言,就是佛法僧三寶;以外道而言,就是所謂的主、自在天神等等。這只是精神上依靠的對象而已。但以佛教徒而言,所依靠的對象並不是虛假的、隨便安立的,而是實際上存在的,並且是我們未來能獲得的功德,是從這樣的角度安立皈依境「三寶」。「三寶」並非全然是外在的,我們主要皈依的對境「三寶」是──未來能獲得的「佛寶」、「法寶」、「僧寶」。
「救度」不是從災難中救出的意義心續中產生三寶的功德,才是真正的救度。救度的方式有二種──自我的訓練他方的幫助結合二種方式才能獲得救度。所以,上師的指導是非常重要。

例如,以證得滅諦的基本界限而言,斷除見道所斷品才能證滅諦一分,心續中證「斷除見道所斷之滅諦」就是獲得三寶救度──從見道所斷品中救度而解脫。或如,證「斷盡煩惱的滅諦」就是已經獲得三寶救度──從輪迴救度而解脫。以譬喻來說,今天老師救度我,為什麼?因為我已經獲得通過考試成績之一分

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何謂「說無體性宗]?為何需要學習四部宗義?


肆、說無體性宗

一、性相
基本上是四部宗派之一,並且於自宗的根本宗義中承許「一切諸法無諦實」之補特伽羅——就是「中觀宗」的性相。

何謂「中觀宗」?從其性相去了解就能正確的清楚。

「說無體性宗」的性相中有二條件:(1)基本上是四宗宗派之一,(2)自宗的根本宗義主張「一切諸法無諦實」——具足此二的補特伽羅就是「說無體性宗」,也就是「中觀宗」。

性相中,以第(1)條件排除外道宗義是中觀宗,因為,除佛教四部宗派以外的他宗派,皆不是四部宗派之一。以第(2)條件排除包含唯識宗以下是中觀宗,其等不是中觀宗,因為自宗的根本宗義不主張「諸法無諦實成立」。

此中,「無體性」意謂:無諦實成立。「說無體性」意謂:主張無諦實成立。「無諦實」是「諦實成立空」的意義。如是,說無體性宗的根本主張是「一切諸法無諦實」,也就是,中觀宗的根本主張是「諸法諦實成立空」。

總相而言,「中觀」是:離常、斷二邊之中間見解。主張如此見解的宗義者,就是「中觀宗」。僅以此而言,佛教四部宗派皆主張自宗是中觀宗,所以,包含唯識宗以下亦皆主張自宗是中觀宗,如前已說。但以經論中所說的中觀宗,則是主張「一切法無諦實」的宗義者,總言之就是不主張「諦實成立」——任何法皆是「諦實成立空」,不是「諦實成立有」。以此而言,主張「諸法是無諦實」的補特伽羅,就是中觀宗,就是說無體性宗。

二、分類 
分為「中觀宗自續派」及「中觀宗應成派」二者。

「中觀宗」(說無體性宗)分二:中觀宗自續派、中觀宗應成派。此二派各自的相性,如後文中所說。

三、分類個別之義
闡釋自續派及闡釋應成派二種。

闡述分類的個別內涵,分二:闡釋中觀自續派、闡釋中觀應成派。

中觀宗自續派及應成派皆不承許任何一法是諦實成立,這是基本的共同主張;但以個別而言,各自的宗見則有不同的差別,此等內涵如後文闡釋。


為何需校學習四部宗義?

透過學習四部宗義,能了解每一宗派名相的內涵,以及四部宗派見解的不同差別,將來學習中觀空正見的部分,就能了解中觀應成派所主張的空正見,是如何?應成派所破除的他宗見解,又是如何?主要是,為能了解空性的見解、產生通達空性之智透過學習這些經論與典籍,才能清楚了解宗派見解的不同,如此才能抉擇:所需要的、所要建立的見解,是什麼?不需要的、所要破除的見解,是什麼?容易獲得這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