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界,亦無意識界。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無集、無滅、無道,無智,無得,亦無無得。
此段經文闡明,鈍根菩薩於修道所修證空性。
首先說明,觀察彼法是否自性成立,就是觀擇空性之智慧,這是超出世間抉擇之觀察真實義的認知,其於對境上觀察而無任何所得,若有尋得絲毫所得義,則彼法就是自性成立而存在。
承上再說,經文說「空中無色」,此中「空中」意謂於現證空性智之中,或說為,通達空性之智面上。「空中無色」的意義就是:入定空性根本智中、現證空性之智面上唯存在空性,並不存在色。假設性反向推論,入定空性根本智的面上並不存在色,若是存在,彼色則必定自性成立而存在,則成空性所破。如是,主要是必須理解:現證色上空性之智面上不存在色,就是色的空性——由此而說「空中無色」。如是道理,類推無受、無想、無行‥…。
如是,如經文所說,修道入定空性根本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顯現五蘊任一。以及,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顯現六根任一;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顯現六處任一,到此闡明十二界皆是自性成立空;以及,無眼界,乃至無意界,亦無意識界——到此闡明十八界皆是無自性成立。如是,先說五蘊各自之空性,其後,再說根、境、識等共十八界之空性。總之,五蘊任一、十二處任一,或十八界任一皆是自性成立空。
或者,以一切相智為例而說明,一切相智可分為如所有性智、盡所有性智,前者是通達空性,後者是通達世俗諦,其中,如所有性智的面上不顯現世俗諦,假設有顯現世俗諦,彼智必定不是如所有性智,而是盡所有性智。類似道理,現證空性之智的面上並不存在世俗諦,故是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眼…等。
如經文「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闡明十二因緣任一皆是無自性成立。因為,入定空性根本智面上唯有空性,並不存在十二因緣任一,故是無自性成立。如「無無明」意謂,入定空性根本智面上並不存在無明,故無明是自性成立空。如是類推,無無明盡,無老死,無老死盡,道理皆是相同。又,此中「無無明」及「乃至無老死」,意謂「十二因緣順次第之流轉輪迴」自性成立空;「無無明盡」及「亦無老死盡」,則是意謂「十二因緣逆次第之還滅解脫」自性成立空。其中以「盡」字而顯示差別。
「無苦、無集、無滅、無道」是闡明見道所緣境上空性。見道八忍與八智的所緣境是苦、諦、滅、道四聖諦,如是,「無苦」意謂無自性成立之苦諦。如此類推,集、滅、道等皆是自性成立空。
「無智」意謂,無自性成立之智。此中「智」意謂諸道,諸道屬是智。例如,緣四聖諦之認知、緣四聖諦之道、見道八忍、見道八智等等,諸智是自性成立空。
「無得」意謂,無自性成立之得。因為,得是自性成立空,故是無得。得屬是世俗諦,彼於入定空性根本智中並不存在,故是無得。例如,得暇滿人身,彼得是存在,但是,彼得於入定空性根智中並不存在,故是無得。又如,得佛之十力功德,彼得是存在,然而彼得自性成立空,故是無得。
「亦無無得」意謂,也沒有自性成立之無得。「無得」自法是存在、世俗諦,然而,彼於入定空性根本智中並不存在,故是無無得。要言之,無得是自性成立空。例如,無得十力功德,彼無得是存在,然而並非自性成立,故是無無得——無自性成立之無得。
另外,引申略說:以如來藏而表詮空性,如來藏意謂自性(心之空性)、佛性——
何謂「如來」?「如」意謂空性。「如來」是佛的名稱。「藏」意謂寶藏,意指心之空性。心之空性是如來藏,何以故?因為,由彼空性寶藏而能引生眾多果位功德,如是取名如來藏。以顯教而言,如來藏是心之空性,也就是佛性;以密續而言,從有境的角度將光明心名為如來藏,如來藏就是光明心,如《寶鬘論》中所說。
眾生相續中的「心之空性」是如來藏,因為,由修彼空性而能證佛果位。如前說,從入資糧道修空性而最終成辦佛果位,於現證空性中證得佛果時,唯是入定空性,所以,諸法是空性中化現且是融入空性中,故是如來如去。又,從另一角度理解,佛度化眾生時所化現的法,乃是因應所化機之因緣而於空性中化現,故是如來;其後,彼化現也是融入空性中,故是如去,如是,如來如去。以此而言,所謂「空中」就是空性中化現與融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