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

何以名為「所知障」?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般若心經.釋義明光》


何以名為「所知障」?首先清楚,所知的定義是「堪為覺知境」,因此,所知就是存在的。又,基本法是所知,所知可為二諦,因為,以「堪為覺知境」而言有二分——虛假世俗諦、真實勝義諦,又,以有境通達對境而言,則有通達真實之勝義諦、通達虛假之世俗諦,所以,修行上所要思惟觀察的就是二諦。如是,所知分為二諦,同時現證二諦之障礙,就是所知障;相反的,當斷除彼障而能同一那通達二諦之時,就是證獲佛果位、成就一切相智。又,何以名為「一切相智」?二個法是一切法,三個法也是一切法,如是類推,一切法包含於二諦,所以,同時現證二諦相之智,就是一切相智。此中「相」,意謂二諦的相。此中「智」,藏文上的內涵意謂「本是善性」,所以,應當以善或道的體性而去理解,比如,諸道皆是智。總之,唯佛能一剎那現證二諦相,獲得此殊勝智(現證二諦相之智)就是成佛。

再者,於此末尾,以結合修三士道之理,再次闡明:大乘菩提心之重要。

希求無上菩提,是獲得佛果位的主要因;希求聲聞菩提,是獲得聲聞解脫果位的主要因;希求緣覺菩提,是獲得緣覺解脫果位的主要因,其中由不同發心而有差別。所以,大乘菩提心猶如父親,決定孩子是大乘種性、成就佛果位;空正見則猶如母親,堪能生出聲聞、緣覺、菩薩等不同種性的孩子。即使通達空性,若無大乘菩提心則必定不能成佛,因為,菩提心是大乘菩薩道的精隨首要,猶如佛像裝藏表徵中脈的木頭,猶如繪製佛像的中心線,偏離中心線則其他皆不正。

又,菩提心的強弱,則是取決於大悲的勢力,所以,大悲猶如大乘道的命脈,對於大乘道之初中後皆是極為重要。首先,由大悲之力而能引生菩提心,修道期間也是依大悲之力推動而能增盛菩薩行,成辦佛果位之後也是依大悲之力推動而利益眾生。總的來說,悲是極為重要,無論修大乘或修小乘,乃至來世獲得增上生果位也是依靠悲之力,堪能獲得增上生的因是持戒,基本上則是以十善為根本而起修,其中,比如不殺生,不殺生的原因就是悲。又,以中士道而言,其修行目的是獲得解脫,獲得解脫的主要因是修三學,其中的戒學也是以十善業、四根本戒而起修,比如不殺生,不殺生就是由於慈悲的緣故。如論述中說,希求解脫必須建立三寶皈依處,其中主要皈依的對象是法寶,又,皈依三寶應修的學處有二分——應遮學處、應學學處,其中,應遮學處之中有「皈依法不傷害眾生」,這也是由於悲的緣故。如是,無論修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皆是依於悲的力量,修行佛法的基本就是慈悲,傷害眾生就會得到惡果報,利益眾生就會得到善果報。所謂佛教,基本上就是以見、行而言,見是緣起見,行是無害行,由於有無害(悲)才有無害行。所以,基本上,我們必須謹慎業果,並以慈悲而對待眾生,如此才能於修行上有所增長。

總以上,以「前言引導之確定動機」及「略述修大乘菩薩道」二大章節作為前行教授。理由是,《般若心經》的顯義是「般若波羅蜜多」,隱義則是「現觀次第」也就是,以「通達空性之般若波羅蜜多」結合「大乘五道之次第」而詮說。因此緣故,希望以此前行教授有助於全面了解《心經》所表詮的內涵。

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般若心經.釋義明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