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亦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亦不異色,是故,受、想、行、識,亦復皆空。

如前經文,先以「觀察五蘊皆亦自性成立空」扼要回答,此處經文則是開始廣義宣說。五蘊之中,首先闡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後再說,受、想、行、識等也是如此道理。
為何以此次第而宣說?五蘊之中,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色蘊,因此,先以色蘊為例而說空性。以我們的實際經驗而言,首先是緣到色,眼知見色處、耳知聽聲處、鼻知聞香處、舌知嚐味處、身知緣及觸處等等;隨後就產生受,如樂受、苦受、捨受等;隨後產生想,想要悅意的,想捨棄不悅意的;再由想的推動而出現行為,並且於能行之補特伽羅(補特伽羅具六識)上執取自性成立之我。這是總的來說。這種次第是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隨時經常發生著。所以,經文中先行表述色之空性,然後再說受想等等也是如此,這是有其特別意義。
例如,我們眼知見某一色處,內心隨即產生「哇~好漂亮」之觀感,或如,身體觸及某一觸處,內心隨即產生「不舒服、不悅意」或「好舒服、很悅意」之感受,這就是由色而有受、想等;然後,為了得到悅意境、避離不悅意境而產生行為,且由非理作意而將我(補特伽羅具六識)增益為自性成立。
如經文「色即是空……」,此中「空」的內義是「中性」,意謂「『離常斷二邊』之中性」。如比照前文所說「五蘊自性皆亦自性空」,就是「自性成立空」的意義。
何謂斷邊、常邊?斷邊、常邊是從「境」方面建立。斷邊執、常邊執則是從「具境」(或稱:有境)方面建立。斷邊執屬是損減執,將存在損減為不是存在將有損減為無。常邊執屬是增益執,將不存在增益為存在將無增加為有。例如,無業果是斷邊,執無業果之顛倒知(無業果之執)是斷邊執。又如,瓶非存在是斷邊,執瓶非存在之顛倒知(瓶非存在之執)就是斷邊執。瓶諦實成立是常邊,執瓶諦實成立之顛倒知(瓶諦實成立之執)就是常邊執。
前二句經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色即是空」闡明於色上破除常邊,也就是,於色上破除自性成立而建立色之空性,如是破除常邊(色自性成立屬是常邊)。以「空即是色」闡明於色上破除斷邊,也就是,從色之空性的角度而理解,色之空性的施設處「色」是唯名言安立而存在,如是破除斷邊,色不存在屬是斷邊)。如是,此二句經文以色為例,而闡明——離常邊與斷邊;另一角度也是彰顯——空性與緣起之建立。
又,如宗喀巴大師於《緣起讚》中多以緣起為所表而闡明空性。因為,緣起與空性是相輔相成,絕對不是離緣起而建立空性,也絕對不是離空性而建立緣起,所以,若是了解緣起則必然定解空性,若是了解空性則必定了解緣起。譬如,被某人毆打成重傷,一想起某人就自然害怕,以此譬喻,思及空性則必然思及緣起,思及緣起則必然思及空性,因為,既是依他緣起,則必定非自性成立,既是自性成立空,則必定是依他緣起。
如是,前一句「色即是空」,是從緣起的角度闡明空性而破除常邊;或者,將其理解為,從空性的角度闡明緣起,因為色是自性成立空,故是依他法而存在,如是建立緣起而破除斷邊。後一句「空即是色」,是從空性的角度闡明緣起而破除斷邊;或者,將其理解為,色是自性成立空,故是依他法而存在,不依他法存在是畢竟無,如是破除常邊。如同此理而彰顯空性與緣起之建立。
再者,經文又說「色不異空,空亦不異色」,此二句主要闡明:色與色之空性是一體、返體異。並由此表徵:世俗諦、勝義諦之建立,二諦是一體、返體異。此中,「色不異空」是從色方面而闡明「色與色之空性不是異體」;「空亦不異色」則是從色之空性方面而闡明「色之空性與色也不是異體」。為何彼二是返體異?彼二的返體是各別的法,故是返體異。為何彼二是一體?色之空性是色的特法,故彼二必定是一體,也就是說,與色是異體的他法上並無色之空性。
要言之,此四句經文的內義是「色上四輪空性之理」。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闡明——於色上破除常邊與斷邊,且彰顯空性與緣起之建立。以「色不異空,空亦不異色」闡明——色與色之空性是一體、返體異,且彰顯二諦是一體、返體異。
如上所說道理,受想行識等,也是自性成立空,如經文:「是故,受想行識亦復皆空。」如是類推,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異空,空不異想;行即是空……。又,此處需要清楚:心、意、識同義。
這些經文是提供我們思考的方向,例如,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何以故?必須正確理解其中的涵義。若是對於經文直接依文解義,很容易就會產生錯誤的理解。比如,根本不可能成立「空性就是色」,因為空性是無為法,色則是有為。假設空性就是色,那麼必定是前五根知隨一的所緣境,如眼知見到、耳知聽到等等,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空性不是色。
又,此處必須明辨:一體、異體是以「現前顯現之理」而建立,一、異則是以「分別知顯現之理」而建立。若是一,則也是返體一;若是異,則也是返體異。例如,瓶、瓶之空性,彼二於分別知中顯現為各別的法,就是說,在分別知中是顯現兩個法——瓶、瓶之空性,因此,彼二是異。簡單來說,閉眼而想瓶、瓶之空性,在這個分別知中是顯現兩個法。又如,瓶、瓶之無常,彼二於眼知中是顯現為一,並非顯現為異,故是一體。簡言之,眼知無能區分瓶、瓶之無常,只見一個法(瓶)。

總之,此段經文的隱義是表述,鈍根菩薩於資糧道與加行道修空性的次第,以五蘊各個為所緣而修空性。如前經文,觀自在菩薩回答舍利子:善男、善女,於資糧道與加行道應當修五蘊皆自性空。如經文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等等。那麼如何修呢?首先是聽聞,其後,再思惟觀察,其後,則是實修與串習。其中,資糧道主要是聽聞及思惟,但是也含有實修;加行道則是以實修為主,但是也含有聞與思。

摘錄自_倉忠仁波切教授《般若心經.釋義明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