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成辦佛果之後,乃至長劫未空之際,同類續流,無間斷的利他。那麼,如何理解所謂「佛度有緣人」?「不捨棄眾生」是建立於有無因緣?


v  成辦佛果之後,乃至長劫未空之際,同類續流,無間斷利他。那麼,如何理解所謂「佛度有緣人」?「不捨棄眾生」是建立於有無因緣?
以修菩薩道、受持菩薩戒者而言,不能捨棄任一眾生,唯有利益眾生之想。但是,與某一位眾生沒有因緣,並不是捨棄眾生。「因緣不具足」不等於「捨棄」。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是平等,不會捨棄任一眾生,雖然因緣不具足、沒有因緣,是有的,但不是捨棄。例如,佛說法,某些眾生無能信受、聽不進去,這是由於因緣不具足的緣故,不是佛捨棄眾生。如果有法緣、因緣具足,雖然僅說一句話,但是你能信受,如此就能改變你的內心,這就是開始救度你了!
有說:「不捨棄眾生」是建立於有無因緣?並非如此。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如太陽普照十方,以太陽方面而言,沒有照或不照的差別;但是,如果你是在樹下、山洞等處,就不能被太陽所照,這是你自己方面的事情。以此譬喻說明,以佛菩薩方面而言,對眾生的慈悲是平等,不捨棄任一眾生,但凡有機會一定會救度;但是,以我們自己方面而言,我們對佛有無信心?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如果我們對佛沒有信心,那麼就無能被佛救度,對此,佛唯有更悲憫而已。
總之,一定是建立於雙方有法緣、因緣具足。有法緣者,就是最初修菩薩道開始接觸的任一眾生。成佛之後說法,有法緣者隨具足因緣而產生菩提心,或是產生出離心,或是證悟初果等等,以譬喻而言,滋潤一滴水就能發芽乃至開花結果。反觀我們,佛已說教法,我們卻不能理解受用,因為我們過去沒有造下這種因。
由此再說,我們修行上應該多接觸眾生,不論遇到好或不好的因緣,皆應廣大結善緣。即使遇到不好的因緣,內心一定要發願:我成佛後一定要救度你!即使遇到不好的因緣而生氣,但至少發個願,還是有幫助的。因為,依於修行之力才能成辦──將所遇的不好因緣,改變為善緣。反之,如果不好的因緣是不能改善的,那麼修行就成無用了?
修行上、生活中遇到任何不好因緣,即使當下心續中沒有任何善念,但是離開境界之後,必須靜下來思惟:「我是佛教徒,這樣真的很丟臉,我是釋迦摩尼佛的弟子嗎?釋迦摩尼佛所說的教法皆是以慈悲為主,我卻沒有慈悲,對眾生生起瞋心、忌妒等等,內心深切後悔,並且數數發願一定救度眾生!」也就是,必須以「四力對治」而行懺悔,並且,再數數發願一定要救度眾生。如果當下不方便發願,例如,有人不承許而說:「他欺負你,你怎麼還發願要救度他?」那麼,自己私下發願也是可以的。作功課也是要發願,這是很重要的!
再者,如何決擇不如理的人及所作事?對於真正錯誤的動機、事情,我們應當不承許、反對他的行為,但是,必須對他修慈悲,也就是對眾生修慈悲。如《入菩薩行論》中所說,觀察尋找他的不如理行為,事實上,他不是故意造作這些行為,因為被煩惱控制的緣故,由煩惱的推動而有不如理行為,所以他是很可憐的眾生,已經造作不善業,未來將會感得不善果,甚至是墮生三惡道,真心希望他能離開這個痛苦!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自心能寂靜,何須求淨土


自心能寂靜,何須求淨土,身處任何處,皆是妙淨土;
雖睡臥大地,粗食與陋衣,但因心寂靜,成悅意妙境。
自心不寂靜,雖臥大金床,無量妙衣食,不能心安樂;
外事不決定,但求自內心,盡除心不淨,無有何障礙。

一般人將各種外在的不順利稱為障礙,但以佛教的修行而言,所應斷除的障礙是於內在,並不是於外在,根本上,主要是由內在障礙而有外在障礙。所以,自心若是寂靜,並不需要希求淨土,因為自心寂靜的緣故,無論於任何處所皆是淨土,任何衣食諸受用,皆是極為美妙悅意,即使睡臥土地,受用白米與粗茶,悅意舒適又安樂!自心若是不寂靜,雖坐臥黃金高廣大床,享用無量殊妙珍寶與衣食,心仍是不悅意不安樂,因為寂靜不由外在決定。修行者主要是改變內在,對治內在的障礙,一旦解決內在的障礙,心自然能寂靜,因為心寂靜的緣故,無論遇到任何皆無障礙。


__倉忠仁波切__

每一天~都是修行的生活


每一天的生活,早晨醒來睜開雙眼時,應當思惟:現在還沒有死,繼續擁有殊勝的暇滿人身,感恩佛法僧三寶,這是三寶的事業功德、加持,以及自己過去所造的善業。這時應當修習皈依三寶、暇滿人身。再者,現在還沒有死,因此應當修習念死無常,發起殊勝的願——令暇滿人身不白費,今天的暇滿人身不空過,並且,再發起清淨的心——在今天行諸種善法,令所行的善法皆能獲得清淨的果報。串習種種的善思惟、善發願,以生起緣於善法的心而起床,然後,在一天的生活中,盡力以這樣相續的心而從事任何活動。在晚上,追憶一天生活中所行的事情,不一定要坐著,也可以躺在床上思惟:今天所行的事情,有哪一些是善事?對於所行的善事感到歡喜,修隨喜;對於所造的不善,至心誠意的懺悔,反悔所作的不善,或以「四力懺悔」行對治,並且以後不再造作。將所學的法義運用在每一日夜的所行,不斷的思惟、串習,就是所謂修行。

對自心應當好好作觀察: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是否增強?對因果的認識,是否深刻?貪瞋癡等煩惱,是否減少?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將自己位處低下,對他人恭敬?見到眾生,是否心生歡喜、悲心等等?這些必須於心中真正生起,並不是表面言行、嘴巴說說而已。必須至心誠意的去觀察:法中所說的功德,是否在自心續中生起?煩惱是否減少?如果能真正作到,就能令善法增長,令不善法減少;這時候,心中生起歡喜心——這就是上師、佛法僧三寶的加持,亦是修行的利益功德,能有殊勝因緣而獲得功德,應當努力修行,如是修歡喜心、隨喜心。

《菩提道次第》中所說的次第,我們最好都能有詳細的認識,並且修習時依此而修。對於這樣的方法,必須在平常生活中時時刻刻修習、觀察,如果能夠這樣行持而過一生,就不會令人生空過,不會令暇滿人身空過,人生有真正的意義。並且,應當發願及迴向:生生世世修行佛法,努力成辦一切有情眾生的利益。希望大家能了解這些法義,並且好好的作修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