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6日 星期日

「剎那性」是無常的性相,由此引申說明思惟「念死無常」。



比如,新生嬰兒時,許多人認為值得高興並且需要慶祝,但是理解念死無常的人並不會如此,因為,他們了解,嬰兒出生的當下就是剎那不停趨赴死亡。比如,我們這麼想一想:四小時之後必定死亡,我們的內心是如何?一定非常難過、非常緊張、擔憂死後的下一世。猶如此般,真正了解念死無常就是應該生起這種認知。所以,如果真的了解無常,並不會對於新生事物產生過多的欣喜甚至慶祝,因為,既是出生則必定壞滅。一般人說,從母胎出生開始變老,或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識入胎之後就是老,其意義就是終究死亡。
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引《大般涅槃經》說:「一切耕種之中,秋實第一;一切跡中,象跡第一;一切想中,無常死想是為第一,由是諸想能除三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心續中有念死無常就能精勤修行,不被推諉心所遮蔽——今天先休息、明天再看看,後天再修、下個月再修、明年再修等等;或是心想——今天先忙碌其他事情,明天再看看,明天再修,明天卻又忙碌於其他事情。我們經常發生這種情形,原因就是內心有「執常之顛倒知」,認為今天會存活、明天也會存活、後天也會存活……,雖不知道何時死亡,但由於內心有強烈執常之顛倒知,所以就會推諉修行。
多數人都是老到身體不適於日常活動,甚至病倒不能自主活動時,才會想起念死無常,在這之前都不會思惟念死無常。以修學佛法來說,如果有經常思惟念死無常,就不會強烈執著各種貪欲需求以及所擁有的,只要生活上的基本需要足夠、身體健康而能多用於修行,如此就已滿足,也就是所謂「少欲知足」。從修行的角度來說,為了努力修行而注重身體健康,這是需要的,因為,健康的身體有利於修學佛法、服務佛法、利益眾生。 
所以,今日未死之際,我們應當由感恩三寶而誓願——今日必定致力於修行佛法,學習與思惟經教、集資淨罪等諸種善行,如此種下深厚種子。明日若是未死,也是如此發願且勵力實踐,未死之際皆應當如是。並且發願,生生世世能值遇且獲得殊勝佛法、殊勝上師。如果我們能如此致力於修行,無論是學習及思惟教理、多行諸善等等,那麼也就不白費人身。相反的,身體健康時卻不修行,放任煩惱而身語意造惡,直到年邁體衰、身體不建康才想要修行,才想到要利益眾生,甚至臥病在床不能自主時才想要修行,才想到需要造善,這就已經浪費人身為時已晚,太可惜了!基本來說,修行佛法的人不應該未思惟念死無常而浪費人身,修行上,思惟念死無常是極為重要!
又,念死無常的章節中說三根本之思惟:(1)思惟決定死、(2)思惟死期無定、(3)思惟死時除佛法餘皆無益。也就是說,必定死亡,未知何時死亡,死時親友、財富、自身皆無能助益。其中,思惟死期無定又有「思惟死緣極多、活緣甚少」,死亡的因緣極眾多,甚至有益的享受卻成為死亡的因由,例如開車、飲食等等,若是福德不足、業障深重,種種因緣具足之下,即使極美味的飲食也成為死亡的因緣。
再說,某一法新生當下就是剎那變異消滅,這就是剎那性的涵義。如果沒有細分剎那變異,也就沒有粗分剎那變異的顯現。我們所見的粗分無常、很大的變化,例如,一個人變老、出生到死亡、花開花謝等等,我們所見的極粗分改變,是因為彼法本身就是細分剎那變異的緣故。我們見到一個人變老,其實並不是這時候才變老,而是從母胎出生就開始變老,或是說,從識入胎之第一剎那就開始生滅而老。總之,可將剎那性總說為不斷變異消滅。
如上所說,對於無常的理解程度,也就攸關思惟念死無常的粗、細之差別。念死無常是較為粗分的無常,但是,透由學習這些義理及思惟邏輯而修念死無常,絕對有助於產生念死無常(這是一種覺知、見解)。心續中若有念死無常,就能遮止各種追求現世安樂之散亂、懈怠、耽著安逸等等,必定精勤於集資淨罪等諸種修行。譬如,如果以巨額財富可以換得不死,你一定非常願意付出,猶如此般,真正生起念死無常就一定會殷重精勤修行。總之,透由學習《攝類學》而理解無常、剎那性的內涵,將這些義理推及《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說念死無常,就能正確且更深入了解,並由此而於修行上多獲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