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忠仁波切於2011年以結合《現觀莊嚴論》教授《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三士道。根據當初的教授內容,重新整理出【依止善知識】與【皈依三寶】的教授內容,於此分享各位法友。下載網址:
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
2020年7月13日 星期一
小乘八地_倉忠仁波切 授課
小乘地的類別有八,如《寶鬘論》中說:「如於聲聞乘,說下劣八地;如是於大乘,說菩薩十地。」又如闡釋《現觀莊嚴論》的《明義釋》中所說的意趣,區分十地有其需要,為了遮遣諸不承許大乘十地的邪分別,是故,取小乘自所共許的下劣八地為喻而顯明大乘十地。這也就是說,論典中主要是闡述菩薩地,故附帶以小乘八地為喻而表述。
如是,所謂小乘八地,就是以小乘資糧道等五道而建立,含攝聲聞與獨覺的五道,所以也就是「小乘聲聞獨覺地」。前七是以聲聞地的五道而建立,此如論釋中所說,對此確認為「一向趣行寂滅的聲聞加行道等八種」就是彼。又,第八獨覺地則總攝獨覺地五道。如是,小乘八地攝盡聲聞地與獨覺地。
總相而言,這是中觀宗自續派所主張的小乘地,內道佛教四宗也是承許,因為是以聲聞獨覺的入道次第而建立的緣故;然而也須清楚,聲聞與獨覺各自的主要所修見解、所斷及所證,上下各宗的主張則有不同。
小乘八地,是聲聞獨覺修行者心續的現觀。如說明各自的界限——
一、種性地:聲聞資糧道之智、聲聞加行道之智。
種性地,是以聲聞地資糧道與聲聞加行道而建立。何以故?入聲聞道的修行者可分為「一向趣行寂滅的聲聞」與「圓轉菩提的聲聞」二類,前者畢竟不轉變趣向其他,後者容有資糧道或加行道煖、頂、忍隨一轉趣獨覺道或菩薩道。一向趣行寂滅的聲聞種性者,也就是決定聲聞種性者,入聲聞道後不退轉乃至證獲聲聞阿羅漢果位,並不轉變趣向獨覺道或菩薩道,此中,乃是從加行道起決定不轉變,是故,安立聲聞加行道為種性地。又,種性地也包含聲聞資糧道,因為,有些聲聞資糧道修行者,依序更入加行道乃至證獲聲聞阿羅漢,期間並不轉變趣向其他。如是,聲聞資糧道、聲聞加行道皆是種性地。
二、八人地:聲聞向預流果之智,也就是聲聞見道無間道之智。
聲聞聖者心續的見道無間道——聲聞向預流果之智,就是八人地。加行道以止觀雙運入定補特伽羅無我(比量通達補特伽羅獨立實質有我空),當加行道之智轉成現量通達補特伽羅無我,即是轉增為見道,見道第一剎那之見道無間道,彼智是八人地。何以故?《現觀莊嚴論》說「二十僧眾」表述四向果、四住果之八聖僧,其中,向預流果就是此八種的第一起首,故名為八人地。
四向果、四住果,其依次是:(1)向預流果(2)住預流果(3)向一來果(4)住一來果(5)向不來果(6)住不來果(7)向阿羅漢果(8)住阿羅漢果。如是逆次第往前推算,「住阿羅漢果」是第一位,「向阿羅漢果」是第二位,乃至第八位就是「向預流果」,也就是聲聞見道無間道,故安立彼智為八人地。
三、見地:聲聞住預流果之智,也就是聲聞見道解脫道之智。
聲聞聖者心續的見道解脫道——住預流果之智,就是見地。如前說,向預流果之智(見道無間道)是第八地;住預流果之智(見道解脫道)則是見地。要言之,住預流果聖者心續的見道解脫道,就是見地。
四、薄地:聲聞住一來果之智。
聲聞住一來果聖者心續的現觀——住一來果之智,就是薄地。欲界煩惱有:見道所斷欲界煩惱、修道所斷欲界煩惱。修道所斷欲界煩惱有九品,因為住一來果聖者已斷其中的第一品至第六品,其心續的欲界粗分煩惱已是微薄,是故,住一來果聖者心續的現觀是薄地。
五、離欲地:聲聞住不來果之智。
聲聞住不來果聖者心續的現觀——住不來果之智,就是離欲地。此中欲,意謂欲界貪等煩惱。離欲,意謂已斷除遠離欲界煩惱。住不來果聖者(彼聖者不投生欲界)已得初禪靜慮以上,故必定已斷除欲界粗分煩惱,因為,斷除欲界煩惱第九品才能獲得初禪靜慮。如是,因為聲聞不來果聖者已斷欲界煩惱九品,故其心續的現觀是離欲地。
六、已辦地:聲聞住阿羅漢果之智。
聲聞住阿羅漢果聖者心續的現觀——住阿羅漢果之智,就是已辦地。已斷離三界煩惱之住阿羅漢果的道,因為是已成辦聲聞究竟果,故安立彼智為已辦地。
七、聲聞地:聲聞向一來果之智、向不來果之智,向阿羅漢果之智。
四向果之中,除前八人地的向預流果以外,其餘三者皆歸納為聲聞地。「聲聞地」是一個總名,總名也堪能於別的事例上成立,如是,以總名的角度,將聲聞向一來果之智等三者取名為聲聞地。又,如前六地已然具名,為彰顯使了解聲聞地,故將餘下三種向果之智,以其所屬的總名而取名為聲聞地。如是,聲聞向一來果聖者心續的現觀、聲聞向不來果聖者心續的現觀、聲聞向阿羅漢果聖者心續的現觀,彼三是小乘八地中的聲聞地。
八、獨覺地:諸獨覺道之智。
獨覺五道總攝於小乘八地之獨覺地。若是獨覺入道的現觀,則是該地。獨覺可分為二類:麟角喻獨覺、部行獨覺。前者,因為愛樂獨自修行,猶如麟獸的獨角,故名麟角喻獨覺。後者,因為與大眾同行共住,故名部行獨覺。麟角喻獨覺是獨覺種性決定者;部行獨覺,大多由聲聞種性轉入獨覺資糧道。
再者,或有建立第一是見白地,第二以下皆同前——
如此則是:(1)見白地(2)第八地(3)見地(4)薄地(5)離欲地(6)已辦地(7)聲聞地(8)獨覺地。
此中,何以安立為見白地?其中的「見」意謂證獲,其中的「白」意謂隨順於解脫的白善法。資糧道、加行道是隨順於解脫的白善法,堪能增長後續諸道功德乃至證獲解脫,故名為見白地。又,更詳細而言,薄地可分為:見道所攝薄地、修道所攝薄地。離欲地也有:見道所攝離欲地、修道所攝離欲地。這部分比較複雜,需要以二十僧眾的次第才能了解薄地與離欲地各自的界限、分類與差別。
獨覺道,是否堪能建立小乘八地——
獨覺道,理應不堪建立小乘八地。何以故?地道建立是以瑜伽行自續派而言,自宗主張,聲聞與獨覺種性修行者各自的主要所修見解、主要所斷障礙不相同,獨覺種性修行者,以「能取所取異質之倒執」與「名言所趨入之趨入處自相成立之倒執」為主要所斷,並不以補特伽羅我執等煩惱障為主要所斷。是故,不堪建立獨覺的四向果與四住果,也就不堪建立薄地(已斷離欲界細分煩惱一至六品之向預流果智)、離欲地(已斷欲界細分煩惱七至九品之住預流果智)等等,獨覺八地是沒有的。
如是,一般基本上來說,四向果與四住果是以聲聞五道而建立,並不是以獨覺地道;然而,獨覺五道是有的,因為,獨覺種性修行者於上品資糧道集聚福智資糧,其後於一座間證加行道至無學道。
以經部行自續派而言,自宗主張,聲聞與獨覺修行者的主要所修見解、主要所斷障是相同,因此,自宗派之中,或有承許獨覺四向果與四住果之建立,或有不承許者。這是過去諸大師的不同論證與闡述。
三十七菩提分_倉忠仁波切 授課
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正道
一切種智行相有一百一十種,隨順聲聞所有的一切種智行相有三十七種,隨順菩薩所有的一切種智行相有三十四種,佛所有的一切種智行相有三十九種。其中,隨順聲聞的三十七種,名為「順菩提分」,以是隨順菩提知盡無生智的緣故,如《俱舍論》中說:「覺分三十七,覺謂盡無生,順此故名分。」如是,為能了解與聲聞的共通道,故安立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是三乘的共道功德,或稱為三十七道品,前前是後後的基礎。小乘道以其為主要所修,大乘道也需要修習,但不是主要所修。三十七菩提分是入道的智,因此,最低的界限是自資糧道以上,最上則乃至無學道。未入道者,雖修三十七菩提分,然而並無三十七菩提分,如未入道者修五根、修五力,然其心續並未生起三十七菩提分的五根、五力。
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界限:小乘自資糧道以上;大乘自下品資糧道以上。
四念住是以念及慧為體性。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中說:「其中,於一切智首先是於實有法圓滿思索之道,要趣入四諦之故。身、受、心、法,以自、共相圓滿伺察是為四念住。」為何需要修四念住?最主要是訓練對於四聖諦之如理取捨,如下二乘依修四念住逐漸趣入觀修四諦十六行相。
其界限自資糧道起,因此,下中上三品資糧道各自所攝的四念住是有的。
四念住的所緣境有四:身、受、心、法。一切法歸納於此四種所緣境。(1)此中身,意謂色。色可分為三:內色、外色、內外二分之色。內色,如補特伽羅的眼等前五根。外色,如樹、房等等。內外二分之色,如眼睛、耳朵等等,既是補特伽羅相續的色,且是可見的外在色,故是內外二分之色。(2)受有三:苦受、樂受、捨受。(3)心與識是同義。心意謂心王,包含六種心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4)法有三:除受以外的心所、不相應行、無為法。換言之,就是除了色、受、心王以外的法。
如《現觀莊嚴論釋.心要莊嚴疏》中說:「首先是對於身、心等實有法圓滿思索之道,為四念住。由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為自相;無常、苦、空、無我,為共相;以智慧圓滿伺察,於其上以憶念再三專注,共有四種故。」又如《現觀莊嚴論.顯明佛母義之燈》中所說,四念住的修習之理有二:自相修習、共相修習。自相修習之理:了解身為不淨、了解受是苦、了解心是無常、了解染污法是所斷品以及清淨法是所取品,諸種修習。共相修習之理:了解一切有為是無常、了解一切有漏是苦、了解一切法空而無我、了解涅槃寂靜妙善,諸種修習。如是,以彼二種修習之理,遍觀身受心法。
聲聞地主要所修的見解是通達四諦十六行相,因此,四念住就是以身、受、心、法為所緣而觀修無常、苦、空、無我。例如,緣色觀修無常、緣有漏蘊觀修苦等等。其中,主要是觀修補特伽羅無我,如緣色觀修補特伽羅無我,其目的是欲求遮除執色是補特伽羅有我之顛倒知。再者,僅以一法為所緣是「別行相修習」,或稱為別相念住,或稱為自相念住。以二個法以上為所緣則是「總行相修習」,或稱為總相念住,如緣身、心二法觀修無常。
四正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恆令滅、未生善令出生、已生善令增長。
界限:小乘自加行道煖位以上;大乘自中品資糧道以上。
如前說,四念住以念及慧為體性,其中,正念的勢力若強大,則有助於生起欲求,欲求的勢力若增盛,則有助於生起精進。如是,四正斷的生起乃是觀待於四念住,由於四念住的勢力增盛,故引生以精進為體性的四正斷。要言之,既已生起四念住,後續就能引生四正斷。舉例來說,聲聞資糧道修行者若是產生「緣補特伽羅無我之止觀運」,心續中的資糧道即轉增為加行道,也就是生起第一剎那聲聞加行道煖位智,於此同時,也就由先前資糧道之四念住引生四正斷。
四正斷是以精進為體性。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中說:「於其後趣入為:產生精進──由勤奮產生精進之道:不善與善,已生與未生等,依次的令正斷、令不生、令增長、以及生起因之精進正斷四行相。」因為是由精勤修行所引生的道,故名為四正斷,如《集論》說:「自體為何?謂精進。」四正斷具四種相:不善已生令斷、未生不善令不生,善已生令增長、未生善則令生。四正斷,主要是意謂精進於集資淨罪,所以,也就包含修四力對治不善業。
又如《俱舍論》說:「正斷說為勤。」以令善增長而言,實應名為「四增長」,然而,從對治不善之「未生惡令不生」及「已生惡令永斷除」來說,則應名為「四正斷」。要言之,其中是以「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永斷」為主要修習,既是如此修習,則也就是「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總之,主要就是,合於觀修四聖諦而如理修善斷惡。
四神足:欲樂神足、精進神足、心神足、觀神足。
界限:小乘自加行道頂位以上;大乘自上品資糧道以上。
由別解脫戒所攝修習四念住,產生四念住之後,再由四念住之力引生四正斷,其後,由四正斷之力引生四神足。以小乘而言,四神足的界限自加行道頂位以上。加行道名為「頂」,何以故?加行道頂位修行者已獲得四神足之功德,故能有力於斷除惡業與煩惱、不使心續中的善被危害,如是,彼加行道已得不損善根之滅,乃是世間善中最頂者,故彼加行道名為「頂」。
四神足以三摩地為體性。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中說:「具精進,令心思調伏故;圓滿三摩地之道:欲樂、精進、心、觀照三摩地;具斷行之四種神足行相。」由「修行的作用」及「動機的不同」而取名為四種神足。又,此四法是獲得各種神通的基礎,故名為四神〝足〞。
如《現觀莊嚴論釋.顯明佛母義之燈》中所說,(1)欲樂神足:以欲心所自力推動修習所得的三摩地。(2)精進神足:長久勤奮修習所得的三摩地。(3)心神足:由過去世習氣及此世串習之能力所得的三摩地。(4)觀神足(行神足):詳細觀察他善知識所開示教法所得的三摩地。
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界限:小乘自加行道忍位以上;大乘自加行道煖位以上。
以三學戒定慧而言,如前說,首先產生屬於戒學之四念住,其後產生四正斷,其後產生屬於定學之四神足,其後產生屬於慧學之五根。所謂由戒引生定,由定引生慧。
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中說:「心完全作淨治,產生煖及頂加行,故於現證加行道(言)煖與頂之本質,信、進、念、定、慧之五根。」入道者心續中的信等五者,以「其於產生聖道得自在」而名為五根。換言之,因為是引生見道以上諸聖道的根基,乃是能生聖道之根本,故名五根。猶如凡夫的五根一般,其是能產生自果五根知的根本。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中又說:「煖、頂本質之根有五:相信真諦之信、喜愛作取捨之精進、不忘所緣相之念、心專注一境之定、觀擇諦理之慧。」
修習生起信等五根的次第,(1)信根:緣三寶、業果、四聖諦如理取捨而產生信心。其後再有(2)精進根:發起猛利精進不間斷修行。其後再有(3)念根:憶念不忘如理取捨四聖諦等法。其後再有(4)定根:獲得安住四聖諦之三摩地。由此再引生(5)慧根:如理觀察四聖諦之慧。
以大乘道而言則是,(1)信根:深信無上佛果。(2)精進根:不懈廣行菩薩道之精進。(3)念根:憶念大乘菩提法門。(4)定根:大乘道所攝之止,緣大乘法理之定。(5)慧根:觀修法性。大乘道修習五根,最主要是希求圓滿加行道,以及迅速成辦後續諸聖道。
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界限:小乘自世第一法以上;大乘自加行道忍位以上。
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中說:「獲得信等,產生忍與世第一法;故與現證相關之道為忍與世第一法之本質──信、進、念、定、慧之五力。」五根更為增勝即名為五力。以小乘道而言,自加行道世第一法以上的信等五種心所,是五力。以大乘道而言,加行道忍位以上的信等五種心所,是五力。
五根、五力是信等五種心所,這一點是相同的;但是,五力乃是已由修行引發增盛勢力,故必定是加行道忍位或世第一法以上的信等心所。彼信等心所是五力,何以故?因為具「不被對治品所害,且堪能於所斷作斷除」之力,故名為五力。加行道忍位已得緣補特伽羅無我之止觀雙運,故能作防護不墮三惡道,並且,加行道忍位的信等五種善不被諸所對治品危害,已能壓制不信、懈怠、失念、散漫、惡慧等,因此,不修信等五力之後得位時大多不現起不信等。煖、頂於現證五根時雖不現起相違異品,但是後得位時卻多次現起。又,自加行道忍位以上的信是信力,那麼能否決定:加行道忍位以上畢竟不生「不信」?這是需要觀察清楚的。
如上所說,以小乘而言,自加行道忍位以上才有五根,自加行道世第一法以上才有五力,由此應知,未進入聲聞資糧道位的修行者,或是,已進入卻未達聲聞加行道位的修行者,心續中並無五根與五力,僅有隨順品五根、隨順品五力(或說為:類似的五根、類似的五力)。
同理類推,未入資糧道位的修行者,因為修行的緣故,也有隨順品的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等等,但不是三十七菩提分隨一。如果其心續中沒有隨順品,則根本不可能於資糧道起產生三十七菩提分隨一。比如,我們現階段對於三寶的信心,透由修行的緣故,未來即轉增為三十七菩提分中五根的信根,又,進、念、定、慧等心所,未來即轉增為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修行者是利根者或鈍根者,就是以五根為依據——深信三寶、業果、四諦理之信根;勇悍修行之精進根;不忘失之念根;一心專注之定根;一再觀察之慧根。以此五根之增勝或微劣而有利根者與鈍根者的差別。例如,利根聲聞種性者,進入聲聞資糧道位之前已先通達補特伽羅我,其後生起出離心而進入聲聞資糧道位;鈍根聲聞種性者,則是先產生出離心進入資糧道位,其後才通達補特伽羅無我,實則由於信等五根的優劣差別而有的。
七菩提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界限:小乘自修道以上;大乘自見道以上。
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中說:「獲得煖等四位,產生觀見真諦之道;故現證之道為: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七種菩提支分。」七菩提支,其意義總說為「聖者心續中能引生自果聖道之現觀」。詳細其內義,菩提意謂「所證的菩提」,支意謂「盡智及無生智之覺知的支分」。如是,或有翻譯為「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以《現觀莊嚴論釋.心要莊嚴疏》中所說意趣:如以念菩提支而言,觀緣苦諦,希求脫離苦且安住不忘失;觀緣集諦,希求遠離貪欲且安住不忘失;觀緣滅諦,希求現證彼且安住不忘失;觀緣道諦,希求修習彼斷苦之道且安住不忘失。如此道理類推,其餘的擇法等六菩提支,也是以四聖諦為所緣。
由四念住乃至獲得五根與五力,其後是現證真諦之道——七菩提支、八正道。所以,七菩提支、八正道的所緣境也必定是四聖諦,因為,彼見道以上所得菩提是從緣四聖諦行相上而安立為諦現觀。
七菩提支也可攝為五:(1)念覺支是安住支(2)擇法覺支是自性支(3)精進覺支是出離支(4)喜覺支是功德勝利支(5)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等三是無染污支。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界限:小乘自見道以上;大乘自見道以上。
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中說:「圓滿了解現見真諦,產生修道;故清淨出離道之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八聖道支之八種行相。」此中,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等四,於見道以上等持智中是否為有?這一點需要觀察。其餘四種——正見、正精進、正念、正定,於等持智中是有的。
何以名為八正道?因為是聖者所行之道,故是八正道。八正道就是依於聖道而有的身語意行為,(1)正見:見道以上等持中所證悟之法性於後得位作觀察簡擇之清淨智慧。(2)正思惟:見道以上等持所證的見地向他者宣說言論之分別知。(3)正語:將自己如何證悟向他者宣說的清淨語。主要是由正思惟引生清淨語業。(4)正業:斷除殺生等身業清淨。主要是由正思惟引生清淨身業。(5)正命:斷除狡詐與諂媚奉承等之身業清淨。(6)正精進:勇悍勤於斷除所斷。(7)正念:不忘失止的所緣之念。(8)正定:制心等引由念取境之三摩地。此中,正念、正定是意的正確行為。
總的來說,如《現觀莊嚴論釋.顯明佛母義之燈》及《現觀莊嚴論明義釋》中所說意趣,七菩提支是自見道以上,八正道是自修道以上;詳細其界限,如《現觀辨析》中所說,直接進入大乘資糧道的修行者,自見道起已得七菩提支與八正道,聲聞獨覺阿羅漢轉趣大乘道,則是自大乘資糧道就有的。
訂閱:
文章 (Atom)